闲置微信号一天能赚100元?很多人上当 真相是

  imtoken     |      2024-04-24 12:18

  “高价租号,100元/天,日结,长期有效”“实名闲置微信小号,租金1500元/月;非实名900元/月,用途是更新壁纸、头像、表情包,不会用于非法”……看到这类广告,心动吗?千万别!因为租借、转让微信号给陌生人,不仅会泄露个人信息,而且会卷入违法行为。

  微信安全中心最近曝光了一批发布类似广告或违规租售微信号的账户,多地警方也曾发布提醒指出,租借或转让微信账号风险极大,如果借号人涉及违法犯罪,原号主也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闲置微信号租借”背后,到底是什么?

  “租金”拿不到,账号也没了

  “我本来只想赚点零花钱,钱没赚到,还有风险,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怕,希望把这段经历说出来,提醒更多的人。”小柳(化名)是一名在校学生,为了收集头像和表情包,她添加过一些并不怎么熟悉的微信“好友”。去年,一个分享头像的“好友”通过微信联系她,表示愿意有偿租借她闲置的微信号,“实名制的1200元/月,非实名的800元/月”,并表示先付30元定金,借满20天后,实名制的再付600元、非实名的付300元,余款月底付清。要求是租借期间,不能登录已经出租的账号,但满一个月后可以不续约。

  对方还说,借号是为了给部分有合作关系的公众号引流,“用真实的账号,数据看起来更真实”。小柳闲置的微信号既没有实名认证,也没有绑定银行卡,她觉得没什么风险,就答应借给对方。对方很爽快地支付了30元定金,小柳也提供了账号名称和登录密码。

  20天一晃而过,对方没有按约支付300元“租金”。小柳试图联系对方时,却发现已经被拉黑;试图登录自己出租的账号,却发现已经不能登陆。

  她在社交平台搜索“微信号出租”才发现,很多网友都有类似经历。在网友指点下,她只能致电微信客服冻结账号。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不少出租过账号的网友经历大致与小柳类似,只是有些细节差异:有人看似签了“租赁合同”,同样未能按期拿到租金,最后发现合同是假的;有人租出去的账号被设置为“青少年模式”,账号监护人变成了陌生人,原号主反而无法启用全部功能;有人好不容易拿回了账号,却发现在“出租”期间,账号成为涉黄、涉赌内容的“点赞者”……

  最让原号主担心的是,在追“租金”时,他们才发现,出租账号风险很大,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根据刑法,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讯群组、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等行为,都属于“帮信罪”。

  所以,不少出租账号者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均像小柳一样,选择冻结或注销账号,生怕自己卷入犯罪行为。当然,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拿到租借者所承诺的高额租金。

  租借理由看似朴实,违法行为一个接一个

  据相关受害者介绍,出租微信账号的以学生和退休人员居多。根据微信规则,一个手机号可以注册一个微信号,同时,同一人的身份证最多可实名认证5个微信号。所以,有多个手机号的用户可能拥有多个微信号,包括实名认证的账号。一些出租者觉得,只要不绑定银行卡,不涉及钱财,把闲置账号租出去能赚点“零花钱”“小菜钱”,并不吃亏。

  殊不知,这些账号变成了不法分子的“保护罩”。为了让陷阱看似合理,不法分子进行了层层包装。

  首先,“闲置微信号求租”广告并非只出现在微信平台的“朋友圈”、聊天对话或公众号内容中,同时出现在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有的广告不仅求租微信账号,还会求租短视频账号。

  要注意的是,不法分子在发布这类广告时,往往使用谐音、异体字等逃避平台监管。比如,“微信账号”也叫“V信”“V号”“薇小号”“威信号”等;更有不法分子的短视频只有“谁有多余的微信号”标题,而将租借行为隐藏在评论中。

  其次,“招租”理由不一样,目的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