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卫士通系列报告之一:整体安全运维,市场空间大安全边际高

卫士通是我们团队重点推荐并紧密跟踪的品种,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未来云作战形态中必不可少的换件, 核心地位价值凸显,强烈推荐买入。我们预计 2018/2019/2020 年净利润分别为 2.55/3.53/4.90 亿元, EPS 分别为 0.30/0.42/0.59 元,对应 70/51/37 倍 PE,考虑到公司的网络安全央企平台地位,央企网安运维和有望加速推进,维持“ 强烈推荐” 评级。

观点:

全球网络安全支出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以安全服务为主

根据 Gartner 数据,全球网络安全 2017 年市场规模约为 989.9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预计到 2021 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 1330.2 亿美元, 2016-2021 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 7.8%,高于全球 GDP 的增长速率。

如果全球按照地区进行分析,北美地区网络安全产业规模最大,占全球比例约为 41.3%,西欧国家如英国、德国等占比约为 27%,亚太国家如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占比约为 22.7%,其他地区占 19%。可以看出相比于英美等传统发达国家,我国仍有很大差距。

而全球网络安全产业结构中可以看出,安全服务市场份额最高,约为 60%,其余分别为基础设施防护 18%,网络安全设备 12%,消费者安全软件 5%,身份访问管理 5%。

从公司分布角度,欧美发达国家探索形成了“信息寡头+网络安全巨头+网络安全专业厂商群体+军工骨干企业” 的四层产业格局,企业在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它们掌握着核心技术,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根据 IDC 数据, 2017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 4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9%。预计到 2021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 95.8 亿美元, 2016-2021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3.3%。可以看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增速,但总额只占全球的 4.2%,我国网络安全市场相比全球市场规模仍然很小。

中国网络安全投资分布中,硬件部分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为 55.3%,而软件占 18.6%,服务仅占 26.1%,服务比例小于全球产业结构中服务占 60%的水平,与我国计算机产业历来硬件强于软件和服务的情况相符。

中国网络安全占总体 IT 投入的比例较小,仅有 1.84%,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3.74%和美国的 4.78%。

总结一下的话,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相比国外成熟市场来说,增速高于全球增速。但由于我国固有的重视硬件轻视软件与服务的情况下,国内网络安全市场存在总体 IT 投入比例小且结构不成熟的缺点,未来我国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应该是要向国外看齐。

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网络安全产业中目前表现出五个显著问题:

1)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概念混用,信息系统建设“ 重信息化、不重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不充分;

2)网络安全产业薄弱且力量分散,网络安全企业“ 小、散、乱” 的局面有扩大趋势,骨干龙头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龙头企业缺失;

3)产业协同发展困难,行业壁垒依然存在,产品联动、情报共享困难;

4)关键技术瓶颈没有根本突破,核心软硬件严重依赖进口;

5)经营理念陈旧,对安全服务运营运维模式研究不够,运行体制机制创新不足。而在可见的未来,我国企业特别是承载国家经济命脉的国企央企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网络安全困境。

未来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三个基本维度来分析网络空间安全的新常态:一是信息资产的总量或数据资产的总量在急剧的增加,甚至可以讲数据资产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DT 时代的到来,我们要保护的对象的重要性和总量已经成指数级别增长;二是信息系统的复杂度和关联度空前提升,系统脆弱性随之增加;三是网络攻击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炫技,向有组织、长期持续且极具针对性的谋取商业、经济利益甚至军事、政治利益转变。

当前时点,国企网络安全人员能力与将要面临的网络攻击已经不匹配,急需一整套的采取实时检测安全威胁、动态主动调整防护策略、安全事件快速应急处置等综合手段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体系化整体保障能力。而这些一体化安全运维能力急需国家队来提供。

为央企提供整体安全运维服务,市场空间大安全边际高

2015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科组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网络安全产业子集团——中国电科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根据国家安全战略发展需要,以深耕信息安全和物理安全领域的中国电科三十所、三十三所为核心,汇聚中国电科内部资源重点打造的网络信息安全子集团。中国网安集团是真正的网络安全国家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