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入主盛京银行董事席位终到手 港股通出局
时间:2017-08-24 00: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去年末,盛京银行不良贷款额较年初大增404.2%至41.06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1.32个百分点至1.74%,不良攀升尚未有止步的迹象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薛南骏 自去年恒大集团强势入主成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后,恒大集团向盛京银行输出董事事宜近期终于获批。 盛京银行公告称于近日收到中国银监会辽宁监管局《关于核准邱火发董事任职资格的批复》,已核准邱火发担任盛京银行非执行董事的任职资格,任期从2017年8月11日开始。 根据《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显示,邱火发职能分工为“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成员和战略发展委员会成员”。据了解,邱火发曾任光大银行副行长,现为恒大集团董事局董事、常务副总裁兼任恒大金融董事长,拥有31年金融行业和银行系统管理经验,目前全面负责恒大金融日常运营管理。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若没有恒大的进驻,盛京银行资本问题或将难解。去年9月底盛京银行前董事长张玉坤突然辞任,而根据监管规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需满足一个条件:最近三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从现在来看,盛京银行已经难以满足该条件,其回归A股计划或将延迟三年。今年上半年,盛京银行已经撤回A股上市申请。
迫于资本压力,盛京银行有赖恒大的支持。除此之外,当前考验恒大、盛京银行的还有如何改善不断恶化的资产质量。 盈利能力减弱 资产质量恶化 盛京银行是沈阳第一家总部银行,是东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是继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之后全国第三家实现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前身是由沈阳市城市信用社、沈阳合作银行、沈阳城市合作银行逐步发展起来的沈阳市商业银行,在经历了整合发展、改革创新、改造重组后,于2007年更名为盛京银行。 重组后的盛京银行经营状况大为改善,净利润连年增长。 数据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近69亿元,同比增长10.5%。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9.1%至9055亿元,较2014年12月底港股上市前增逾4000亿元。其中,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20.4%至2354亿元。 但受累于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盛京银行发展的脚步放缓,不良现象抬头。 记者研究发现,盛京银行几项盈利能力指标不断下滑,盈利能力正在减弱。 盛京银行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是1.46%、1.26%、1.03%、0.86%,连续四年下滑;平均权益回报率亦是连年下滑,连续四年分别是27.06%、18.83%、15.99%、15.62%;净利差连续四年数据分别是2.17%、2.07%、2%、1.65%;净利息收益率连续四年数据分别是2.39%、2.32%、2.14%、1.75%。 与此同时,盛京银行资产质量同步也在恶化。 截至去年末,盛京银行不良贷款额较年初大增404.2%至41.06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1.32个百分点至1.74%。该行称,去年不良贷款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集中暴露。 该行过去充分计提的拨备覆盖,在资产恶化的年份发挥了作用。 数据显示,盛京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15年的482.38%大幅跌至159.17%,下跌了323.21%,下跌幅度在业内居前,但经此次下跌,盛京银行拨备覆盖率已经接近150%的监管红线,未来已经没有借助拨备覆盖率调增利润的空间。 但盛京银行不良攀升尚未有止步的迹象。其关注类贷款和次级类贷款仍在上升,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分别较2015年上升0.9%和1.4%。 事实上,盛京银行在产生新的不良的同时,在重组前的不良包袱严格来说也未消化完全。 据了解,为了处置历史遗留不良贷款,在地方政府的协调和批准下,早在2004年盛京银行曾将20亿元不良贷款出售给了沈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沈阳城建投”),并提供相应的贷款协助其收购该不良资产,随后沈阳恒信承接了上述不良资产。 “说白了,就是自己出钱找人买了自己的不良,只不过是报表上不再显示而已,如果接收方贷款未还清,这笔不良其实还是银行在承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