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原油现货交易”陷阱 80余人600余万打水漂(2)

  亲切、主动、专业,是邹有根等人对业务员的要求。他们经常手把手教中老年客户使用微信,远程操作,代为开户。公司有专门“话术”培训,教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分析投资市场,稳住投资者。当客户开户不久,发现亏本远高于盈利,此时业务员还会积极安抚,等到平仓后,他们就销声匿迹了。

  话术、虚假夸大盈利图和专业“分析师”团队,正是这家公司吸引客户的三大“法宝”。

  2016年7月,商务部公布了137家不具资质的现货交易企业名单,在客户中引起不小震荡,纷纷质疑平台合法性。邹有根忙连线开会,整理出“原油现货交易不归国家商务部所管,不会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统一回复模板散发,很快平复了客户情绪。

  “王牌”分析师,让客户血本无归

  拉来了客户,如何尽快清空他们的资金池,此时“分析师”登场了。

  开户后,公司会有“分析师”跟进每个客户。他们擅长发表市场看法、数据预期,点评股票、原油市场走向了如指掌。其实这全部来自一个金融APP“金十数据”,通过引用这些财经数据,加上每逢周三EIA(美国信息能源署)公布的原油库存数,分析师就可翻云覆雨。

  不少客户本身只是业余投资,对“原油现货”概念完全陌生,一旦上钩,对“分析师”依赖性很强,言听计从。

  然而,总有客户“不听话”,不愿一味被“分析师”牵着鼻子走。“分析师”还会直播“授课”,面授机宜,真人上线现身说法,辅以动态K线图,鼓动投资人亦步亦趋,同时还进一步电话施压。

  其实,在这场游戏中,客户根本没有胜算。邹有根等公司高层掌握着平台后台密码,对客户每一笔资金动向一目了然,在公司内部的“原油投资管理群”中,邹有根等人每天向“分析师”发号施令,让哪个客户亏多少,什么时候平仓,指哪打哪,又快又狠。

  除增加交易次数,提高手续费外,邹有根公司还有个“绝招”:大行情反手操作。客户盈利的,就以“行情有变”“小赔大赚”鼓动其迅速反手操作;如客户亏损就不予干预。为免被过早看穿伎俩,偶尔也会放放“烟幕弹”,让客户少赔一些,刺激再次入金翻本。因为一笔让客户赔光,按手续费提成的业务员、“分析师”无钱可赚,还向邹有根等公司老板提出抗议。

  表面上看,平台上的数据和国际油价走势相同,事实上只是参照国际市场盘面生成的数据,所有资金根本没有进入国际市场,而是在平台自有账户上运转。被称为“头寸”的客户亏损加上手续费,会员单位抽成后,剩下绝大部分都进了邹有根他们的腰包。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客户在交易中亏损,将客户投入平台账户的资金耗尽。

  这种模式下,公司暴利空前,短短几个月,仅几名“分析师”的薪金就从每月5000底薪加提成,涨成了固定月薪1.5万元。

现货乱象>>>

回头看工作进一步细化 “微盘”终结?

树立信心规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