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培育高端产业 融入全球竞争(2)

    未来,高新区将围绕“中西部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的产业定位,依照高新南区为集成电路设计业集聚、东区和西区为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集聚的空间布局,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

    按照最新的计划,成都高新区将每年引进20-30家设计和集成电路方案解决企业,产值每年增长30%以上,力争到2022年,聚集集成电路企业近200家和国际国内知名设计企业20余家,设备材料及封装测试企业5家以上,实现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FDX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之后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在中西部居领先地位。

    为此,今年7月,成都高新区出台《关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设立总规模不低于500亿元聚焦重点领域的专业基金,从政策保障方面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政策提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给予奖励,培育“独角兽”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助力大企业上台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鼓励建设专业公共平台、引进生态圈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鼓励购买技术专利、进行专业认证、制定标准等完善创新链。在“一企一策”政策之外,每年用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政府资金不低于2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行业类别更齐备、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更强的产业。”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成都高新区将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加长”“拉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西部极核地位,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层位,突出特色优势,以产业链为主线构建产业生态,以人才优先为重点构建创新生态,以价值链重构深化开放合作,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产业能级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面向全球、服务全球、融入全球”

    另一个引以为傲的是生物医药产业。2017年,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实现产值2000多亿元, 同比增长17%。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1000多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市的近1/3。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内生物企业超过2000家,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34家,其中主营收入突破20亿元企业1家,突破10亿元企业4家,上市生物企业11家。

    2017年,成都高新区全年共引进生物医药重点项目61个,在研及上市的1类新药品种达到49个,其中12个处于临床阶段。协议总投资超过620亿元。

    500强医药企业在蓉直接投资运营的医药创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在研药品及医疗器械项目超过700个、国际生物城成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一系列耀眼的产业发展业绩,引起了全球产业界对这快热土的关注。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生物产业生态圈构建中,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通过补短板、强优势,解决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创新绩效不显著、产业国际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以产业生态圈理念驱动构建创新生态环境,形成人才相容性、创新便利化,发展加速度,竞争新优势。

    在筑牢基础产业链方面,高新区生物产业通过“引龙”培育产业组织者,“育兽”培育产业生力军,“孵金蛋”培育重磅品种,形成产业链在产业生态圈的基础支撑作用。

    在赋能创新链方面,通过推动重大新药创制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的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创新交易平台,推动以转化医学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模式落地,提供人力资本全生命周期服务快速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转移转化创新成果。

    在通路供应链方面,通过构建“大进大出大转口”的生物医药进出口物流体系重构形成“东上海,西成都,连全球”的国际化生物医药供应链大格局,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将成都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节点城市。

    在助力金融链方面,通过开设金融超市、组建产业基金、金种子行动、推出保险产品创新等方式建立全生命周期、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

    在融入国际社区方面,坚持“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合一发展理念,形成“知识+艺术+健康”城市特质,建设生活宜居国际社区(Home For Bio-People)。

    在催化专业配套体系方面,通过建设专业性现代化基础配套设施,助推生物产业蝶变,建立专业化、精准化基础配套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