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滴滴:将加强出行类新产品的安全评估制度(3)

  20、按照《网约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平台车辆及驾驶员准入制度,严把车辆和司机准入关;滴滴将按照合规化推进方案,在各地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交办运﹝2018﹞119号文件要求,对现有注册司机和车辆制定分阶段清退方案,稳步清理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人员,加快合规进展。

  21、与管理部门展开合作,动态核查平台司机和车辆信息,定期核查人车资质状况,加强风险防控;通过人脸识别、客服回访及线下核验等手段,加强线上线下人车一致性审查,坚决打击人车不符。

  22、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加强车辆动态风险预警,发现路线偏移、异常停留、频繁取消等异常情况及时介入干预;持续开发和优化各项安全保护功能,通过已上线的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行程分享、录音录像等安全功能和安全须知,对乘客进行安全乘车宣传提示,如建议未成年人由监护人陪同乘车,建议女性用户夜间乘车将行程分享给亲友、设置紧急联系人、落坐后排系好安全带等等。

  23、相关岗位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落实主体责任。通过线上线下管理手段,化解司乘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担负社会安全稳定责任;持续优化“一键报警”功能,推动短信报警功能扩大覆盖范围;开发信息系统,方便各地公安机关接入系统后第一时间查询获取相关信息、研判警情并部署工作,目前已在全国60多个地市公安机关投入使用;教育用户正确使用“一键报警”功能,多渠道多方式向用户宣传一键报警功能的使用场景和方法,积极避免用户因试用、错用、滥用一键报警功能导致警务资源无效占用。

  七、提升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24、对内部信息系统进行整体排查。目前已聘请公安、国家密码管理局推荐列表中的三家机构进行信息安全测试及评估;及时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漏洞进行修补,加强技术防护体系建设,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评估报告和整改进展报告。

  25、完善《滴滴出行数据安全管理总纲》,严格落实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目前滴滴出行APP数据已全量加密,用户隐私保护工作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查工作中获得肯定;开展用户信息收集情况梳理专项自查工作,杜绝强制授权、过度授权和超范围收集的同时严防信息泄漏。

  26、升级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各级公司中建立信息安全委员会;健全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信息安全岗位责任并签订承诺书;完善《滴滴出行数据安全管理总纲》,《滴滴出行信息安全事件处理制度》等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问责奖惩机制。

  27、已制定并逐步实施针对所有正式员工、实习生以及外包供应商进行入职信息安全培训和考试,全员签署信息安全增强协议;对重点部门和岗位制定专项培训计划,从安全合规、安全意识、安全开发三方面开展培训和考核。

  除了《安全管理整改方案》以外,我们自9月4日启动了安全整改工作,主动落实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全面深刻反省,主动拥抱监管。 滴滴深刻认识到,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滴滴的快速发展源于广大用户的信任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只有守住安全底线,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滴滴主动变革,于12月5日以安全为中心升级组织架构,按照检查组的要求,持续推进落实安全整改工作,不忘初心,让安全、体验和效率真正成为滴滴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

  2、全力切实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面向全量司机进行安全审核,要求无犯罪记录、通过身份证、驾驶证及行驶证三证验真、每天出车前通过人脸识别并在司机接单间隙随机抽查人脸识别,通过后才能接单。持续建设线下运营团队,定期核验人、车、证合规资质。滴滴自2016年开始建立背景审查体系,但仅依靠企业的技术及管理能力无法彻底杜绝平台上发生刑事案件,我们迫切希望能够获得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3、持续投入安全技术,优化安全产品功能。 加速安全科技创新,滴滴出行APP已上线“安全中心”,上线并完善了行程中录音、录像,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未成年人乘车提醒、夜间乘客乘车等多项产品功能和安全措施。

  4、 加强警企合作,完善安全保障机制。 建立绿色警方调证及线索核查通道,强化紧急事件处置能力,消除信息安全存在的一些隐患,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全方位支持,全力协助公安机关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