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平安云战略升级,“3+1”多元发展模式向云生态(2)

而此次战略升级后,方国伟也向钛媒体表示,今后平安云对外服务重点领域也将围绕:金融、医疗、汽车、房产和智慧城市这五大垂直领域。

方国伟表示:首先,平安云的发展战略要与集团发展战略相一致。

从2013年初到2017年底,平安的金融客户数从0.8亿增长至1.7亿,增长率超过208%;互联网客户从2013年的0.5亿人增长至2017年的4.4亿人,增长率800%+;总收入从3626亿元增长至8908亿元;净利润从360亿元增长至1000亿元;新业务价值从2013年的182亿元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674亿元,提升了371%。

在平安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从传统IT基础架构转向更加弹性、灵活、高效的云平台的过程。正如平安集团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信息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陈心颖所讲,“作为集团核心技术之一,平安云成为驱动业务发展的强大引擎,推动了‘端到端AI技术变革’。”

在方国伟看来,聚焦这五大垂直领域,更多的是对业务的理解能力,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以金融信贷为例,普惠贷款在4年内就实现100%线上风险管理、3分钟线上放贷。

其次,由内而外,更贴近用户需求。

他表示,平安云成立初期就是内部云,是为了平安集团内部生态圈服务而成立,但是这5年下来,应用效果不错。例如平安集团这几年创新业务发展很快,这和云平台的支撑作用是分不开的。此外例如壹账通,从2015年开始做业务就是基于平安云的平台进行金融科技的业务创新。

最后,看好垂直领域市场空间。

方国伟认为,目前市场上云平台很多,但具备垂直行业能力的云不多,尤其是金融、医疗行业,云使用比例不是很高;并且不同于Facebook、Google、微信等C端互联网服务,企业出于风险分散的考虑不会只使用某一家的云服务,这使云服务市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亚马逊和微软过去几年在云服务市场份额上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

“聚焦垂直行业还可以更好实现全栈服务。客户最终想要的不是云主机,而是针对某个具体业务的解决方案,所以平安集团对全栈云的定义也包括提供SaaS层应用,这是平安云和其他云有很大差异化的地方”。方国伟表示。

经历5年行业沉淀的平安云,此次要对外提供服务,如何来选择自己的服务模式?

方国伟介绍,“在上云前,针对企业复杂架构,基于平安集团内部公司上云场景积淀,提供内部云、公有云、专有云+私有云‘3+1’的多元解决方案;上云迁移与管理运维过程中,‘混合云管平台’、‘金融专有网络’等特色服务帮助解决多云异构管理、安全隔离等问题;‘一条龙’开发者服务帮助提升已经实现云端迁移的企业用户大幅提升性能优化与服务创新的效率。”

具体来看“3+1”模式,即内部云,主要是给平安集团内部用;公有云,模式上和亚马逊以及其他云服务厂商类似;专有云,主要是在公有云架构基础上为智慧城市、政府等建立专区,而这个1即是私有云。

从私有云过渡到公有云并不简单,这背后涉及到技术选型。“在开始搭建平台时,我们把很多公有云领域的架构思想,包括多租户、VPC隔离思想等技术引入到云平台的构建上来。”方国伟表示。在2014年,在公有云市场并不明朗的前提下,这是一步下注数年之后的棋局。如今看来,时间证明了前瞻性的可贵。平安云平滑地由内部云过渡到公有云,并基于平安集团优势,拓展出专注于强监管领域的金融、医疗、智慧城市三大生态基地,以及汽车、房产等贴近民生的强场景领域。

据悉,目前,平安云已覆盖集团95%以上的专业子公司、支撑80%以上的业务系统投产,成为金融行业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云平台。此外基于五大生态圈,平安云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500+企业客户。

根本是:安全、可靠、专业

经过长达5年的内部云平台建设,平安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主张,即“安全合规、稳定可靠、专业服务”。平安科技首席产品官兼平安云事业部总经理区海鹰表示:在安全合规方面,平安云自诞生起就坚持金融级别的安全合规标准,满足60+合规要求,先后通过CSA-Star、可信云认证、等保2.0四级、等9项国内外权威云认证,迈入最高等级保护的云行列;

在稳定可靠方面,基于多地多中心节点的最高金融安全级别数据中心,平安云的应用可用率高达99.9996%;

在专业服务方面,基于集团内部上云经验,平安云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技术方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