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可依,电商迎来新契机(2)
时间:2019-01-14 13: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许多电商平台都出台过相应的规则,意在杜绝这种现象,但是收效甚微。如今,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这意味着,以后刷单、刷评价等行为,不但违反平台规则,也将违法了。”龙朝晖表示,电商法执行后,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网上消费环境,消费者也将看到一个干净、真实的交易评价。 此前,政府多通过行政命令来对刷单、刷好评的现象进行规范和治理。“随着《电子商务法》的生效实施,政府监管机关将会加大对‘刷单炒信’行业乱象的打击力度,维护电子商务市场健康的竞争秩序,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起到积极作用。此外,对于商家而言,应该加强企业自律,提高运营合规水平,通过诚实经营获得良好的商业信誉。”廖怀学对记者表示。 对默认捆绑销售说“不” 在购买机票的时候,除了正常的票价、燃油税和机场建设费之外,电商们还会将航空意外险、专车接送等产品一并放入其中,稍不注意就中招。因为这样的默认捆绑销售,还曾经引起不小的风波。 “不少电商平台对默认捆绑销售一直抱有‘打擦边球’心理,默认勾选,搭售保险、打车等产品,使得消费者购买本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白花冤枉钱。此前,这种电商行业乱象背后是巨额利润驱使,违法成本较低。”廖怀学向记者解释道。 对这种现象,被采访的人都一致表示深恶痛绝。而电商法中也对此作出了严格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这从法律层面对默认捆绑销售进行了规范,也让普通消费者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 提及默认捆绑销售,还有另外一种“默认”销售值得注意,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杀熟”。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很多电商平台会根据用户以往的搜索内容、兴趣爱好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推送相应的产品给用户。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却有时让人生厌。 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王昕天向记者解释其中的原因:在目前环境下,电商平台的一些大数据应用已经从一种销售策略演化成价格竞争的助推器。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分析,筛选其中“利润潜力”最高的用户进行营销,这一方面直接鼓励商家通过向平台购买流量,进而围绕价格进行竞争获得利润,而非改进产品质量,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另一方面费用最终仍然由消费者承担,同时还带来了消费者隐私信息泄露等方面的隐患和问题。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还细致规定了处罚措施。 “多点”合伙人刘桂海表示,他所在的电商平台“多点”将会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在线上线下同质同价,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电商法的相关规定实际上是要求商家把选择权和知情权还给消费者。商家若想盈利,应该通过大数据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推荐更符合其喜好的商品,采用更多元化的营销方式,而不是采取违法的方式来获利。从长远来看,也会促使商家提高服务水平与商品质量,使产业生态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刘桂海说。 平台不能再任性 发生在2017年的快递之争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不同快递站队不同电商平台,让社会感到电商竞争的真实一面。不仅是快递,还有对商家的争夺,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即只能选择一家电商平台,这让很多商家苦不堪言。 “事实上,每逢一些重大的电商购物节,不同平台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或‘三选一’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一些电商平台为了自身利益,利用垄断地位“店大欺客”的表现。”王昕天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科技创新引来世界“探秘”
- 下一篇:苹果宣布将于1月18日在中国销售智能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