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李德紘:AI可帮助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副总裁李德紘认为,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国内移动互联企业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智能交通与“互联网+”相融合,形成未来社会智能交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以满足公众便捷、舒适出行的现实需求。

  AI解决了城市交通上的3个痛点

  新京报:AI最早是何时被应用于交通管理上的,近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德紘:中国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推动智能交通发展,1996年至2010年,是我国智能交通“形成基础”的阶段,2006年至2010年间智能交通项目开始列入国家863高科技产业化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加强了基础研究,并通过重大活动集成示范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通过关键技术规模应用和管理创新,提升了智能交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优势,形成了“提升发展”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等快速发展,2016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创新引领”阶段,通过跨界融合、系统重构、商业模式服务创新、智能物流、智能驾驶和智慧城市建设来引领智能交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新京报:目前AI在城市交通上有哪些应用?解决了哪些痛点?

  李德紘:AI在城市交通上的应用还是比较全面的,共享出行、无人驾驶、智慧停车、智能灯杆等创新应用接连落地,呈现出多点落地的良好态势。

  AI在城市交通上解决的痛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新技术,将技术与传统交通运输业完美融合,形成“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下高效优质运行”的新格局,满足更便捷出行、更人性服务和更科学决策的需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第二个方面,AI可以充分优化人、车、路之间的网络,提高信息采集强度、采集量及信息处理水平,把所得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送给需求者,提高整个交通系统及个人出行的应变性,使交通更智能、精细和人性化。

  第三个方面,智能交通能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使人、车、路密切配合达到和谐统一,发挥协同效应,极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运输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I+交通”将成为主要趋势

  新京报:很多城市都存在堵车的情况,对于堵车,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机制体制或民众素质等的配合?

  李德紘:对于城市拥堵这个问题,我们2017年就推出了城市交通大脑,它是在IDPS架构下运行的新一代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挖掘交通特性,以解构城市交通“容量、需求、状态”三大运行特征为基础,分析优化动态交通,从而实现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的目标,支撑智慧交通系统业务与服务升级。

  新京报:AI在解决交通问题上有哪些愿景?未来的交通模式会怎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