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2)

  自2015年起,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践行“揭榜挂帅”思路,创新性的开展了网络安全试点示范工作,以实用性、创新性、先进性、可推广性为原则,以部门推荐、专家评审为依据,遴选并推广优秀技术手段项目28。3年来,共收到项目申报300项,从中遴选出试点示范项目130项,入选项目企业投资总额达16.6亿元,在促进行业网络安全威胁监测预警、数据安全、域名保护等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搭建了应用场景展示、供需对接交流的平台。电信和互联网行业实践为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强化“应用价值导向”,给予实用价值高、技术理念新、需求贴合好的“真”技术以支持,同时建立考察评估机制,加强持续管理,确保项目真实有成效。二是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需求与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产业创新带动能力升级,以能力建设驱动产业发展,有效发挥网络安全产业“关口前移”作用。

  预计未来,立足实际需求,以应用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支持模式有望得到复制推广,在支持力度、支持方案、运作模式等方面有望进一步优化,更好支撑技术创新需求。

  (五)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协同开创产业发展新基调

  网络安全整体、动态、开放、相对、共同的特性,要求技术、产业以协同为理念发展创新。近年来,呼吁产业协同、生态共建的声音日益增多,“强强联合”屡见不鲜,产业协会、联盟、协作体等相继成立,产业生态建设方兴未艾。

  未来产业协同的发力点,将主要聚焦在安全架构创新、情报共享、防御联动等方面:一是探索新型网络安全架构理念。科研院所、相关企业联合推进拟态安全等虚拟化异构安全体系、可信计算体系等技术体系架构创新应用,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二是促进威胁情报共享共用。威胁情报具有天然的共享属性。随着国家、行业、产业多层次的情报共享体系的逐步建立,威胁情报标准化规范化共享有望实现,从而打破安全厂商“各自为战”的防御局面,促进整体安全能力的共同提升。三是构建协同联动的网络安全防线。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追踪溯源等需求持续增加,将加速厂商间有效的防御联动机制建立。

  (六)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应对人才紧缺的关键点

  当前,网络安全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美国、欧洲等相继采取了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理念加快人才培养。例如美国明确了网络安全人才技能分类,指导职业发展的路径;欧盟网络安全月开展持续性培训活动,助力从业人才技能提升。从我国看,一方面,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学科教育年度培养规模约1万人左右,远不能适应日益加剧的网络安全人才缺口需要,另一方面,从业人员普遍在知识储备、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难以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要求。

  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运维保障、监管执法等人才短缺、技能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亟需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补齐缺口。预计随着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政策重点将有望向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发力,相关机构已经在积极探索网络安全职业资格、能力认定等制度和标准框架,网络安全人才培训教育市场迎来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