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356.8亿元的岳阳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获批
时间:2023-10-09 06: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中秋、国庆期间,岳阳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现场,工人加班作业,场平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该项目总投资356.8亿元,是湖南迄今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之一。 超级项目为何落户岳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石化就在岳阳布局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两家石油化工厂。 历经半个世纪,“两厂”已形成锂系合成橡胶、己内酰胺及聚酰胺、环氧树脂及有机氯、环氧丙烷四大国内最具特色的产业链,己内酰胺和环己酮生产能力雄居行业首位,环氧环己烷、炼油催化剂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超70%、33%。 多年来,岳阳依托“两厂”建链强链,优化发展条件、提高产业链承接能力,建设2个专业化工园区,兴办1所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协调湖南理工学院开办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生培养基地,培育近300家规模以上化工新材料企业。 岳阳成为湖南石化企业的主要聚集区。2021年,岳阳石化产值突破1740亿元,占全省石化产业总产值的60%。 雄厚的石化产业基础,使岳阳一度成为国家石化产业布局的重点地区。 依托既有的炼油能力布局,岳阳交通物流有优势、原料互供有基础、创新发展有“硬核”,建设乙烯项目综合优势得天独厚。 2021年4月,省委、省政府与中石化达成在岳阳建设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共识。 乙烯属于国家产业调控范畴。当时,岳阳乙烯项目尚未列入国家规划。将该项目增补进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022年10月,岳阳乙烯项目被国家增补为储备项目。 今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同意岳阳乙烯项目纳规;9月16日,湖南省发改委向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湖南石化)发出核准批复,标志着岳阳地区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正式获批建设。 当前,岳阳乙烯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从速完成场平工程,按约定时间向湖南石化交付净地,确保不影响主体项目进场施工。 乙烯炼化一体化究竟是什么 当前,国内成品油产量充足,而化工产品存在结构性供应不足。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石油化工行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增加化工及新材料比重,打造从原油至终端市场的一体化优势。 “减油增化”,成为大势所趋。 为提升效益,当下,西方发达国家大型炼油企业和国内不少大型炼油企业,均控制汽柴油产量——“减油”,提高乙烯、芳烃等化工装置负荷,增加高效特色化工产品供应——“增化”。2022年,我国乙烯产能达4933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 面对新形势,湖南石化产业如何破局? 岳阳乙烯项目,成为重要抓手。 若把化工产品比作馒头、面条,乙烯就是制作它们的“面粉”。 乙烯被誉为“石化工业之母”,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 为建设岳阳乙烯项目,长岭炼化与巴陵石化改革重组为湖南石化,收拢五指捏紧拳头,通过采用前沿技术、关停2套350万吨/年炼油装置,装置效能大为提高。 该项目按照“减油增化”原则,做优“油头”,补强“化尾”,带动两厂成品油收率从70%降至51%,大幅实现“油转化”;项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高效治理、深度回用、高度资源化,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能耗降低约15%。 根据核准批复,项目将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方案,加强与所在化工园区关联企业物料互供,推动产业协同互补发展。原则上选用自主化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提高装置自主化水平;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按照高端化、差异化思路,开发生产国内短缺产品。 专家介绍,按国内外通行水平,乙烯项目的投资拉动效应可达1比5以上。照此计算,岳阳乙烯项目可带动约2000亿元投资。以5年完成全部投资计,该项目对岳阳的年投资贡献率将达15%左右,有力拉动岳阳经济稳增长。 放眼未来,依托岳阳乙烯项目,大批化工新材料企业将应运而生,“油头化尾”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雏形初现。 岳阳石化产业,将迎来从“油品+化工原料”到“油品+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的蝶变。 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 走进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型化工项目大干快上,新生化工企业扶摇直上,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