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时间:2023-10-10 06: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河北不断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工作,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弘扬时代文明新风。2023年七夕节之际,河北组织开展“网络中国节·七夕”主题活动,推出图文、短视频、动漫、H5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融媒体产品3500余个,阅读量超过5180万人次;深入实施争做燕赵好网民工程,汇聚向上向善力量。连日来,唐山、廊坊、保定、邯郸等地纷纷开展网络文明优秀典型月评选表彰、好网民网络评选展示等活动,带动广大网民共建网络文明……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河北不断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加强优质网络内容供给 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开展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优质的网络内容供给。 日前,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携手河北新闻网共同录制了新一季“理论微课堂”《解码中国式现代化》。课程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好六个重大关系等角度进行了讲解,帮助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理论微课堂”是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与河北新闻网联合打造的系列精品微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经典原著理论精髓要义等主题,邀请省委党校专家教授、中青年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今年以来,省委网信办指导省直主要新闻网站统一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专栏,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中加强高质量网络内容供给,强化思想引领、价值引领。 围绕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生动实践,提振奋斗信心,河北联合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开展“巡礼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河北篇”专题活动,组织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文明伙伴、正能量网络名人、网络媒体和平台代表,一起走进石家庄、保定、沧州等地,用脚步丈量燕赵大地,用内心感受时代脉搏。 聚焦传统文化开设专题专栏,让广大网民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023年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河北各地纷纷组织开展了相应的主题活动。春节期间,衡水市以“网络中国节·春节——共赴美好之约”为主题,综合运用高清直播、航拍等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衡水湖民俗花灯展的盛况。元宵节期间,廊坊市开展“网络中国节·元宵——又见胜芳花会闹新春”主题直播活动,让广大网民足不出户观赏高跷、武术、舞狮、中幡、龙灯、笙管乐,感受“华北民俗明珠”——胜芳花会的独特民俗。 一系列有内容、有温度、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共同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在网络空间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据统计,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河北各地通过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发布各具特色的图文、视频、动漫、H5等融媒体作品3万余个,阅读量超10亿次。 共创良好网络文明生态 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近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我是家乡代言人”主题宣传活动在唐山市启动。在该项主题宣传活动中,将举行“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我是家乡代言人”短视频征集大赛和线下走访活动,鼓励广大网友用镜头记录家乡变化、展示美好生活。 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省委网信办与教育、金融、工青妇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合作,推选各行各业好网民的先进代表,陆续展播燕赵好网民的生动故事。这些好网民中有用网络传播教育理念的青年教师,有返乡创业助农的网红夫妻,有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城市停车难题的科技工作者……争做燕赵好网民的热潮持续兴起。 近年来,省文明办持续开展“文明市民(标兵)”选树宣传活动,全省涌现出18名全国道德模范、189名省级道德模范,累计选树“河北好人”2443名(组),其中97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今年以来,每一场“双争”有我—“河北好人”网上直播点击量都超过200万次,在网上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为引导网民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河北不断推进网络文明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