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R Crypto董事总经理张璐 代表出席2018“她爱科技(2)
时间:2024-04-02 14: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佟梅: 我自己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是这样想的。特别是在美国,包括在国内,我们都在做VC投资关于估值方面理性的回归,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事情。另外,我如果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讲,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你的项目是真正有创新的,你一定会找到有慧眼的投资人。 浦晓燕: 我想大家可能有无数的理由相信资本寒冬正在来临,宏观来说,比中美贸易战,资管新规的落地,PE、VC税率的问题。政策监管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对私募股权行业资本的供给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我觉得中国的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到现在应该是进入到了深水区,或者3.0的版本,这样的情况下市场会进一步分层。首先根据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我们有超过两万多家的基金在运行,其实他们已经吸纳了非常大体量的资本。另外当这个行业日趋成熟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基于头部位置的基金,但是相对长尾位置的基金会感到气温的下降。 曾恂: 我的背景不是投资界人士,我是一个律师,但是从我观察可见,我有一些事实性的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今年的投资人,尤其是机构投资人其实对中国市场还是非常乐观的。今年我们的美元基金的募集,我可以用顺畅来形容,今年的募资环境非常的健康。虽然每年基金的风很大,但是那些风是吹比较好的顶级VC的。所以优势资源向头部基金靠拢的趋势非常的明显,但同时也能看出来第一次募集基金的基金经理还是相当困难的。 陈玉馨(主持人):我是从投资领域不同的层面选择一些顶尖的投资人。现在我想问一些比较个人的问题。你们是来自VC、区块链、法律。这是投资领域不同的一些方面,那可以跟我们分享,什么让你进入这个相关投资领域的决定? JRR Crypto 代表观点: 区块链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进入确实需要比较高的门槛和勇气,从JRR Crypto的角度来说,我们JRR Crypto对于人员的筛选也是非常严格的,应该说这个行业的进入的指标本身就很高,需要你懂金融还要对技术有理解,甚至对密码学统计学等等都要懂一些。当然更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心态,学习及接受最新的产业,我觉得blockchain和bitcoin是一个非常大的金融变革,也是扭转金融格局的巨大风口,在这场自下而上的金融革命中,我们JRR Crypto希望做时代的领航者。 曾恂: 我是一个律师,所以我是在中国读完法学院,然后去美国完成我的法学院教育,毕业之后留在了美国的律师事务所,一开始就从事基金设立的工作。我很幸运一毕业就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律师事务所,也接触了自己从事一生的行业,基金设立。至今是我从业第11年,我现在做的从业的领域也是我刚刚开始做的,这也是机缘巧合,我能够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我是非常享受这份工作的。 浦晓燕: 其实以我们红杉的人才背景来看的话,其实分两大块,一块是来自于金融领域,另外一块就是行业背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看我的背景我应该是相当于来自于行业再转变的职业发展路径。到今天为止在红杉资本已经工作了七年,加入红杉之前我有差不多12年在文化娱乐的工作经验,主要是在企业的运营管理方面。加入红杉之前我是在《财经》杂志的副总经理。其实我们发现如果你想在私募股权或者PE,VC行业做得特别好的话,我们更欢迎有很深的行业经验的人加入到这里来。 佟梅: 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是2014年转型到投资领域的。2014年以前,我作为一个并购的专业人士,其实在投后管理和投前的工作中。我觉得作为整个的投资专业的行业,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个专业化的趋势。更多的挑战,来自于你在投资之后如何为你的投资企业真正的创造价值。我觉得在复星,特别是复星医药的领域,我们学到了当你做了很好的投资决定的话,只是你投资工作的第一步,更多的工作来自于你投后的管理,特别是投后对企业的赋能。这也确实需要你在一个行业的深耕。 单丽红: 我是1993年到1995年在一家美国的PE公司,在中国做投资,当时投的是汽车零部件等几个行业。1997年的时候,我是有一个选择,各个行业的投资银行,我可以做一个选择。当时我为什么选择科技?我当时选择就是因为科技是当时我觉得在雷曼美国的行业投行里,很多细分行业不一定常有创新,但是科技行业总有创新。所以你肯学还是有可能弯道超车的,但是很多的行业我分析完了,我觉得我唯一可能存活下来就是科技行业。而且当时科技组是外国人最多。之后在雷曼,在美国科技投行做了十年,后来再负责摩根大通亚洲科技投行。我能够看到自己在参与,在见证很多新的行业的发展,从不可思议到颠覆行业,所以是我可能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