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每日A股参考(8)

目前,国内以BAT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争先布局区块链技术:(1)腾讯牵头成立微众银行,参与发起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推出基于腾讯云的联盟链云服务并发布区块链白皮书;(2)阿里巴巴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优商城,为银行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积分及分期(消费金融)方案,旗下恒生电子研发基于联盟链的数字票据系统;(3)百度利用百度金融大脑和人工智能技术,借助区块链切入消费金融领域。

对此,民生证券认为,国内科技巨头们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着重拓展了消费金融场景,在消费升级提速的趋势下,消费金融市场迎来利好。建议重点关注提前布局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标的,如新国都(成立区块链研究中心)、飞天诚信(与区块链技术公司布比合作)、赢时胜(拓展相关应用并成立链石公司)、四方精创(底层技术研发)、信雅达(国产联盟链云平台)等。

A股或迎“基因界腾讯” “基因测序”上市热潮将现!

jijin.jpg

华大基因一直都是一家高调又神秘的公司,说他高调是因其名声在外,说他神秘则是因为基因检测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可谓高深莫测。

而今这家高调又神秘的公司要登录A股了。据证监会5月19日消息,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将于5月24日上会。3月14日,华大基因重新提交了招股了说明书,公司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创业板IPO正常审核状态企业信息表显示,华大基因的IPO排队序号已经跃升至目前的第38位。在华大基因之前,已经有21家企业过会。按照目前上会到核发批文的速度(15天左右)和创业板每周4家发审节奏来看,华大基因大概率在一个月内登陆A股。

作为一家明星公司,华大基因的股东可谓巨头云集,据其申报稿中显示,其有43家股东且大多数为机构股东,中国人寿、华夏人寿,深创投、上海云锋、同创伟业等国内知名机构皆在列。

数据显示,华大基因近几年经营业绩也呈增长态势。2014年到2016年,华大基金营业收入分别为11.32亿元、13.19亿元和17.11亿元。尤其是在2016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 29.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上年的2.62亿元提升到3.32亿元,同比涨幅达到26.71%。

华大基因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生育健康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其中,生育健康类服务在四大业务板块中营业收入占比最高,数据显示,2014-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57亿元、5.68亿元和9.29亿元。

基因检测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一环,在产前诊断、用药指导、疾病预测等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尤其在产前诊断方面,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克服了现行检测手段检出率低、流产风险高的缺陷,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基因测序产业链由上游测序仪器与耗材企业、中游服务商、下游生物信息分析企业以及终端消费者构成,大多数企业处在产业链一端做深耕,全产业链企业较少。但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的贝瑞和康登陆二级市场后势必会加大产业链深度,未来的兼并收购动作将日渐频繁。贝瑞何康的上市也让细分市场中的企业看到了希望,在二级市场将再次掀起一股“基因测序”上市热潮。

业内人士分析,产业成本下降带来了巨大机遇。相比第一代测序来而言,二代测序最大的突破在于通量的提升,其伴随而来的是测序成本出现几何级下降,这个规律甚至远远超过了it领域的摩尔定律。16年前一个人的测序成本为9526.3万美元,而今天这个价格下降800美元以下。分析师认为,市场如此快速地增长,势必吸引更多资本对这一行业的关注。

天风证券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全球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近8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近55亿美元,预计在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以上。国内产业资本也在逐步加大对基因检测领域的投资力度。民营资本、上市公司纷纷布局相关产业链。随着基因检测走入普通家庭,相关的概念股也会有阶段受益。

华大基因相关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