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浅谈如何加强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

滨州大众网讯(通讯员 从莎莎  张贵佐 )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为公众利益牺牲最多的一个群体,交通警察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主体。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腾飞,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随之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交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交通管理难度日益增大。与此同时,现行的公安交通管理方式、手段与新形势下对公安交通管理的要求和期望不相适应,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当前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交警自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交警工作也成为了高危险性职业之一。下面就如何减少民警伤亡,保护民警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加强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当前交通民警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隐患

(一)民警执勤执法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意识是保障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安全的重要前提,民警安全意识决定了执法安全的程度。交通民警指挥、疏导交通和纠正交通违法是日常勤务, 在指挥、疏通交通时常站在车流之间,由于车流量大,工作时间长,民警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忽视周围存在的危险,从而降低执法民警的警惕性,没有采取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措施。民警的安全意识上不去,安全性是没有保障的。因此,执勤民警在指挥和疏导交通、纠正违法者和处罚违法者的过程中, 往往不能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整个执法过程,导致民警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二)疲劳驾驶警车执行公务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作为交警执勤的交通工具,警车常年累月地处在高效、快速运转中,客观上增加了与其它车辆发生冲撞的概率;执勤民警驾警车巡逻仅仅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还要处理交通事故、进行路检、排堵保畅、完成交通警卫等其它任务。繁重的工作加之警力缺少带来超负荷劳作,如果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的话,上路后很容易因疲劳驾驶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执勤中对暂扣机动车车况不了解。交警上路执勤执法,势必要暂扣违法车辆,而要扣的大部分车辆要由交通民警驾驶,民警对这些违法车辆的车辆技术状况不了解,易出现紧急情况下刹车失灵等情况诱发交通事故,其后果一方面会对民警本身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易造成被扣车车主的财物损坏,引起纠纷,甚至官司,造成我们的极度被动。

(四)民警执勤执法行为不规范。交通民警执勤执法活动是一项规范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虽然,针对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制定了《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然而部分民警在拦截违法车辆、查纠交通违法行为时,面对突发事件,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勤执法,执法行为的不规范给民警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 面对驾车逃跑、闯卡、不服从交警指挥等突发事件时不够冷静,采取站在交通违法车辆前面、紧抓住车门不放、或强行登车责令驾驶人停车等不规范处置行为,导致发生不必要的民警伤亡事件;在处理事故、勘查事故现场中没有严格按照《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警戒,或没有派人警戒等,导致勘查事故现场发生“二次事故”。

(五)民警缺乏必要的技战术防护训练。交通民警安全防护训练方面存在不足,存在重视安全理论学习轻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的训练,教育培训与实战结合不够,缺少针对性训练,部分民警在执勤执法时未按规定配备单警装备,甚至不会使用,造成防护装备资源的浪费,更难以有效保障民警的安全。

(六)交通参与人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参与人受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法律素质和安全意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较差,存在疲劳、酒后驾车、超速、超载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或在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状况时采取措施不当或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民警被撞等伤亡事件。部分交通违法人法制观念淡薄, 拒不服从交警指挥或纠正交通违法,为逃避处罚,采取无理纠缠、谩骂、威胁、抢驾驶证件等行为,这些危险行为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极端暴力袭击民警行为,给民警的执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带来极大伤害。

二、交通民警在执勤执法工作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一是路面执勤执法中。少数执勤民警不注重规范执法,不按规定着装,在拦车检查中疏忽大意,不使用停车示意牌或不戴白色手套或指挥手势动作不标准,随意拦车,有的甚至是车辆临近时突然挥手拦车,往往造成被检查者没有思想准备,惊慌失措,致使车辆失去控制,或来不及有效处置,极有可能导致撞到执勤民警情况的发生。另外,在路上我们还会碰到思想道德品质相当恶劣,且对交通民警怀有很深敌意不服从管理的驾驶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