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2)
时间:2018-11-28 00: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 二是驾驶警车执行公务过程中。少数交通民警在驾驶警车执行公务中往往以管理者自居,耍特权,往往随意超车、逆向行驶、不遵守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伤及自身,同时严重损害交警形象。 三是部分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各地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部分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够强,交通违法频繁,遇民警检查纠违时,往往惊慌失措,操作失误,导致事故,难免殃及民警;或企图逃避,冒险冲卡而撞击执勤民警,酿成惨剧。 四是警力明显不足,民警超负荷工作,反应能力下降。 三、加强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增强民警自我保护和危险意识。由于一些公民法制意识淡薄、执法环境恶化、民警执法权威不强、少数人怨气怒气躁气增多,使得民警在执法过程受到伤害的危险进一步增加。因此,每个民警尤其是一线执法执勤民警,必须清醒认识当前的执法环境、必须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接处警、执法办案乃至调处纠纷、救助群众过程中,都要保持强烈的危险意识,始终严密注视所面对对象的行为动态。要真正做到无事当有事、小事当大事,宁可有备无患、宁可十防九空,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掉以轻心。 (二)规范执勤执法,强化民警现场安全防范。民警在执勤执法时,必须认真做好现场的自我安全防护工作,在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后再进行执勤执法活动。即必须做到六个合理:合理设定执勤点,合理使用安全防护器具,合理停放警车,合理运用执法技巧,合理处置突发事件,合理使用取证设备。 (三)适时开展防护技能培训。广大民警的主观能动性是搞好安全防护的决定因素,除通过教育引导不断强化民警安全防护观念外,积极培训单警装备使用、事故现场站位、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方法、车辆查控安全技巧,暴雨、夜间等恶劣条件下执勤执法操作方法等提高民警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执勤装备作用的发挥到位。在课堂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路面执法、夜查、事故处理现场,贴近实战演练警车的安全停放、警示标志正确使用、车辆及违法人员查控等内容,使民警对执勤执法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规范和要求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 (四)落实从优待警措施,确保交通民警身心健康。当前警力匮乏的现状暂时还很难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对一线民警的优待善待是整合警力资源、保障民警健康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公安警务保障机制,将从优待警工作做细、做扎实、做到位。 (五)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增强交通参与者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通过召开驾驶员安全培训会、举办安全驾驶培训班、年检年审时发放安全资料等各种手段,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使驾驶员树立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形成安全文明驾驶的习惯。民警在路面执勤执法中要把宣传工作带上路 , 在对违法驾驶人进行处罚时进行交通法规宣传,要指出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还要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定期深入乡镇、社区、学校、家庭、企业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交通安全宣传面和影响力,让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时刻萦绕在广大群众的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