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作会给数字音乐平台带来第二春吗?(3)
时间:2018-12-05 21: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这样一来,在推动新的音乐作品的产出与版权共享上,平台会因此在音乐版权上打开更多的思路,它带来的竞争模式或许更具颠覆性,即它可以带动唱片产业与音乐人入驻平台,通过共享版权机制连接整个音乐产业。 这或许意味着,在互联网颠覆唱片业之后,再通过技术将它重建,这才是互联网变革传统产业的意义所在。 音乐人的新机会 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是,AI作曲如果越来越成熟,它是否会抢夺音乐人的饭碗?过去,在互联网发展的催生下,音乐使用提成、直播打赏等等模式为音乐人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会。但是在目前,在眼下的音乐行业还远不是大多数,当前音乐人收入低是事实。 中国人民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音乐人生存现状与版权认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称音乐人报告)指出,美国人人均音乐消费水平16.41美元,而中国仅为0.15美元,美国的人均音乐消费是中国的109倍。中美音乐人收入差距11倍。
穷则思变,人工智能能作曲对音乐人来说可能很可怕,因为某种程度上,它在抢音乐人的饭碗。但在过去几年里,音乐制作人工智能软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音乐人本身收入数字专辑收入低的当下,它当前更多会充当音乐人的辅助,协助创作更多优质的作品。 因此,对于行业来说,与其说它是一种可怕的新奇事物,不如说它是一个更好的风口与机会,它更可能是一个协助音乐人提升效率的工具,未来会帮助更多制作人用来创作。 谷歌、索尼、百度、苹果,国外创业公司如Amper、Popgun、Jukedeck和Popgun等,都在积极推动自己的AI音乐项目,从未来趋势来看,围绕着人工智能服务创建音乐将形成产业上的共识,它能够解决当前数字音乐平台的版权内容以及音乐社区活跃度与参与度不够的问题。 当下各大音乐平台都想向产业链方向布局,打造孵化、原创、以及发行完整的产业链。或许,通过AI技术的布局,想办法形成一种AI音乐创作的生态,深耕音乐内容的开发、提升整体的音乐内容质量、培养有潜力的音乐人,从内容到商业化都围绕着这个产业去深耕,可能会是未来数字音乐平台的一个很好的突破方向。 音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数字音乐平台当下的格局已定,缺少新的玩法,当然,笔者也看好,AI创作未来能给当前青黄不接、步入黄昏的音乐产业带来第二春。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