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新旧势力”交错 网约车王国的“围城”

[摘要]行业冰火两重天之外,诞生7年的网约车还将迎来大考。未来的网约车市场必将被搅动,而在出行安全问题获得改进后,打车难、打车贵能否解决,这些都需要观察。

“新旧势力”交错 网约车王国的“围城”

11月9日,山东泰安,一位网约车司机展示手中的网约车从业资格证。 图/视觉中国

“烧钱”补贴战火中走来的网约车王国,正面临着“新旧势力”的交错,原有的平衡状态也变得异常脆弱。

王国的霸主现在也是如履薄冰。12月14日,滴滴全员大会上,CEO程维提出,滴滴高管不拿年终奖,员工年终奖励力度比去年缩减一半。程维认为,公司表现不如预期,责任主要在管理层。

行业一家独大的滴滴景况尚且如此,其他玩家难有胜者,诸如美团打车不再扩张,神州专车缩小规模、易到用车再现司机提现难等问题。

用“围城”形容当下的网约车世界倒有几分贴切——局内者烦忧,局外者垂涎。

在局内者反思的当口,不少局外企业看中了这块“蛋糕”:京东新增网约车经营项目;宝马获得成都网约车牌照并开始专车服务;吉利和戴姆勒成立高端专车服务的网约车合资公司;上汽集团也推出中高端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

行业冰火两重天之外,诞生7年的网约车还将迎来大考。根据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要求,2018年12月31日,网约车平台要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基本实现平台、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可以预见,未来的网约车市场必将被搅动,而在出行安全问题获得改进后,打车难、打车贵能否解决,这些都需要观察。

一位司机眼中的网约车变局

“(以前开)出租车必须一直跑,比较累。后来用滴滴,是系统派单,我接完一单后停在路边等派单就行,不用像出租那样去巡游找单”。重庆的袁明(化名)专职做滴滴司机已经有两年半了,之前他开了两年的出租车。驱使他做出“跳槽”决定的,除了当时网约车兴起导致出租车订单骤减外,还有技术带来的智能化派单体验。

网约车用户李林(化名)回忆起2012年初网约车刚出现时的情形:打车软件鼻祖“摇摇招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手机软件叫车,车到家楼下,费用看得见”。

当时,网约车被看成是为解决“打车难”而诞生。

大城市普遍存在“打车难”问题,出租车司机选择性接单,空驶率居高不下。艾瑞咨询分析,滴滴、快的、易到等网约车的出现,可以解决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乘客更容易打到车,让出租车利用率更高,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问题。

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培育市场和用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似乎是最直接的方式。2014年,滴滴与快的大打价格战,令一批用户与司机尝到了甜头。

但袁明却不是最早“吃螃蟹”的司机。在他决心“拥抱”新事物之前,先找朋友借车体验了一把,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优步成了他“试水”的对象。随后,滴滴合并了与之胶着了将近两年的竞争对手——快的,然后转身就将矛头对准了优步。

2015年3月下旬,优步启动了大规模降价,几乎是前后脚,滴滴快的发起专车免起步价活动,并在5月、6月分别上线了快车和顺风车业务。

一番衡量之后,袁明最终选择了滴滴。刚开始,他在滴滴干得如鱼得水,一天15单左右,一周满21单奖励300元,一个月下来能挣一万五六。袁明回忆,“那时候的工作强度也比较小,早上七点出车,下午六点就能收工回家。”

2016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成了网约车行业的“老大哥”。从竞争到合为一家,袁明接到的单子也变多了,仅在重庆北碚跑,平均一天也能有40单左右。

可惜好景不长。据袁明回忆,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网约车的补贴优惠少了,2016年下半年订单开始“走下坡路”,到现在,他平均一天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接20单左右,赚两三百块,扣掉成本一个月也就挣六七千元,只相当于“辉煌时期”的一半。

2016年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网约车司机应当取得相应的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有三年以上的驾龄,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的驾驶记录和暴力犯罪记录。

随后,各地也出台相应细则,规范了网约车发展。之后,网约车行业休养生息。

网约车中场,老玩家麻烦不断

如今的网约车已经进入营收阶段,鲜见烧钱补贴的现象,这在司机的补贴上可以反映出来。刚开始的时候,袁明除了接单的收入,一天还有五项奖励:早高峰、中高峰、晚高峰、午夜出车,以及每天30单的冲单奖励。

“今年下半年,这些(奖励)全都没有了。现在只剩下周一到周五的早高峰跑6单奖励16元和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晚高峰跑5单奖励10元”,袁明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