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及打防对策(2)
时间:2018-12-27 15:5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一)建立和完善侦查协作工作机制,合力开展侦查、取证、抓捕、追赃工作。电信诈骗案件涉案地点多,涉及面广。各地侦查机关应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联系,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建立跨区域协作共享和快速联动反应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侦查、取证、抓捕、追赃等工作,以达到低成本、快速破案的目的。同时,侦查机关要加强与电信、银行等有关行业的外部合作。如积极探索建立电话号码快速查询机制、可疑信息快速交换机制和紧急协商配合制度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电信和银行等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名的关联机构的安全防控能力。电信诈骗犯罪中,认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重要证据主要有QQ及微信聊天记录、通话清单、银行取款凭证等。上述证据时效性比较强,容易灭失。电信部门要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对群发量大的短信内容进行过滤检查,通过屏蔽等技术手段切断违法短信、网站传播渠道。银行要加强对交易异常银行账户的监管,对闲置卡要定期给予清理;对存取款环节,特别是自动取款机的录像监控设备加强维护;对一人多卡、异地办卡、资金流动异常的账户进行甄别预警,并将甄别情况报当地侦查机关,由侦查机关调查后作出相应处理。
(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应当针对电信诈骗的定性、电子证据、行业监管、部门协调等电信诈骗犯罪问题上的立法盲点完善有关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对电信诈骗的定性作出明确规定,加大处罚力度,规范电子证据的取证程序,明确其形式要件及证明力。同时,完善电信、银行等相关行业制度规范,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加大对失职、违规的惩治力度,建立相关部门长效合作、协调机制,严格追究违法通信运营商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四)加大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政策宣传和警示教育力度。注重对受害者和犯罪分子的心理研究,增强防范宣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将典型骗术、诈骗手段及套路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持久、广泛宣传;二是深入学校、社区、单位,采取上法治课、召开座谈会、现场咨询等形式进行面对面宣传,并制作新颖、生动、活泼的宣传资料发放,以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三是加强对电信诈骗犯罪的研判,从中发现犯罪规律,查找防范工作的漏洞及不足,不断改进宣传方式方法,使防骗知识、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从根本上减少电信诈骗犯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