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滴滴公布27项措施全面落实整改 重头仍是安全机制建设(2)


  在安全培训这方面,滴滴司机表示在发车前需要通过安全测试,但也有司机也表示,这些测试题目过于简单。王明告诉记者,安全培训方面最重要的环节是培训和定期考核,而测试简单很正常,目的也不是排除大多数司机,而是排除掉少数素质和能力不够的司机。


  滴滴表示,目前管理层和重点岗位已完成《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法》的学习和考试,已在全部新员工培训中加入安全培训课程;建立健全司机安全教育体系,从驾驶安全、驾驶习惯、冲突安全、情绪管理、突发性应急急救等角度对司机进行线上和线下安全教育,并定期考核及随机抽查。此外,强化司机教育管理,保障行业及社会稳定。线上依托“百川平台”开展精准教育培训,线下开展事前培训、定期培训和“回炉”培训。


  “如何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筛选,是滴滴需要面对的挑战,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员把滴滴司机作为职业。”王明说道。


  应急处理规范化


  在顺风车事件中,滴滴处理应急事件的机制问题引发舆论的讨论,也成为引发滴滴遭遇舆论与信任危机的导火索。


  一位集团EHS经理告诉记者,滴滴在很早之前就从外企挖了一个“很厉害”的EHS经理做整个中国区的EHS总监(也可能是亚太区的),滴滴出行的整体安全管理体系是由这位EHS总监主导架构。


  “客观说,即使滴滴被曝出事之前,滴滴的安全措施也是在同行业中做得很不错的,比出租车强多了。”上述EHS经理说道。


  9月20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专题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结案的被告为网络约车司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实施犯罪的案件量不足20件,每万人案发率为0.048,传统出租车司机在服务过程中实施犯罪的案件数为170余件,万人案发率为0.627。传统出租车司机犯罪案件数量是网约车司机的9.7倍,万人发案率是后者的13倍。


  此次整改则对于应急机制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滴滴方面表示,建立由安委会统一领导的应急总指挥机制,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及时回应舆论关切;优化应急处置流转环节,有效缩短处置时间;总部应急指挥中心7×24小时值班,在各大区域建立夜间处置机制,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全方位支持;借鉴民航、高铁等先进经验,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王明表示,优化流程可以体现在用户端的一键报警上,也可以体现在响应速度上。


  乘客和司机使用一键报警后,在拨打110电话的同时,会自动发送行程信息给紧急联系人,确保亲友在需要时与警方迅速联动并及时获取行程信息。滴滴方面也表示,仍在探索将信息自动同步给警方的解决方案。滴滴目前在试点测试“短信报警”功能,乘客可快速发送位置、行程信息至当地短信报警平台,截止到11月7日,已经扩展到烟台、江门、石家庄、南昌、沈阳、长春、南宁、无锡、中山、合肥、福州、大连共12个城市。同时,滴滴也完善“代叫车”一键报警。为他人代叫时,实际乘车人会收到带有一键报警功能链接的短信,同时,发单人将同步收到短信和语音电话提醒。


  王明告诉记者,统一领导可以理解为24小时的热线。“统一领导是科学的做法,国家应急部也是统一领导的做法,不同的突发事件有对应的预案处理,就能做出正确的应对。”他说道。


  王思思认为,应急管理中最关键的是客服的机制问题,客服作为连接平台和用户之间的环节,客服的响应情况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如果客服这方面没有做好,我们还是会去抱怨。”他说道。


  滴滴在整改方案中提到,将会持续扩充客服自有团队,目前已实现安全类相关进线均由自有客服承接,并聘请法律、刑侦、心理疏导等领域专家对客服进行培训;强化投诉处理能力,实时受理并积极响应安全类投诉;在符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持续高效配合警方调证工作;提供代报警服务即客服、用户和110三方实时通话,用户向警方陈述案情后,客服向警方提供订单信息;建立线上客服、面对面客服、司机管家“三位一体”的联动投诉处理机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