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警告粮食危机并不遥远(2)
时间:2023-01-09 14: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实际上,这些地区之所以受影响最大,不是因为温度上升幅度最大,而是因为本来温度就已经非常高了。因此,当地作物的产量对于温度的些许上升更加敏感。
在中国,专家学者也很早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虽然对于中国东北这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言,适当升温可能到来好处,但对于中国整体而言,全球变暖仍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巨大挑战。
早在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科技部联合资助的一项研究就得出结论:在现有种植制度、种植品种以及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2030年到2050年间,由于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中国的粮食生产潜力将下降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当家作物,都将以减产为主。
巴蒂斯迪呼吁,全世界必须行动起来,除了从源头阻止全球进一步变暖之外,还要采取主动的适应措施,包括开发新的育种、转基因等新兴农业技术等。
否则,如果说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弥补局部粮食紧张的局面的话,未来很可能遭遇在整个地球上都无粮可买的境地。
2009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也呼吁,应该集合气候、农业等各领域的力量,加强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确定和不确定的挑战。
毕竟,民以食为天,无论中外还是古今,都概莫能外。(来源: 财经网 王以超)
(《科学》(Science),DOI: 10.1126/science.1164363,David. S. Battisti,Rosamond L. Naylor)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