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特别策划•乡村振兴的农信探索】坚守普惠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在似曾相识又有很大不同的政治任务面前,农信机构如何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相继邀请各省农信联社和直辖市农商银行的主要负责人,济济一堂,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农信机构如何安全稳健高效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省情不一、基础不一、农信机构助力乡村振兴,必然是问题不同、路径不同、所希望的政策也不同。可以说,在这个已经徐徐展开的时代考卷面前,各省农信机构目前所做的,仅仅是大考前的模拟,是探索。

从7月9日起,中国农村金融网和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系列署名文章,以飨读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面对甘肃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分散、特困人口多的实际,甘肃农信不改初心、倾情回报,立足农情社情,以勇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的昂扬姿态,持续完善和创新推出系列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全方位全过程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浓墨重彩绘就金融支持甘肃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着力夯实普惠金融基本面,精准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充分发挥“拳头”信贷产品作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普惠金融产品,是经农户申请、农信机构入户调查、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资信等级和授信额度评定、张榜公示、按权审批等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程序,在取得农户资信“大数据”基础上推出的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低利率、长期限普惠金融产品。多年来深受农户、政府欢迎,在支持“三农”发展、优化信用环境、农信机构增收等方面贡献突出,是农信机构真正的“拳头”信贷产品。今后,要继续将农户评级授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守住农村金融主阵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大力支持农民种植、养殖,蔬菜、农副产品收购贩运等,彻底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再立新功。

奋力拓展信贷支农新领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深度融合“美丽乡村•文明家园”陇原乡村文明行动,深刻把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动向,把握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从培育和引导市场的角度出发,不断信贷拓展支农的深度和广度,切实加大对农村消费、文教卫生、农村电商、农田改造、乡村道路、水利设施、土地流转、电网改造、农机推广以及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并通过为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林)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贯通相关产业的上下游供应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助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甘肃农信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农信人要以“钉钉子”精神,下一番“绣花功夫”,吃透省委精准扶贫政策,瞄准深度贫困地区,聚焦极度贫困人口,精准对接特定贫困群众,进一步找准找实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力点,探索金融扶贫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扶贫综合能力。要在形成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协同联动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产业扶贫项目,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贷款投放工作,促进产业扶贫贷款与贫困地区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信贷为支撑、产业为引领的金融扶贫新模式,激活“造血”功能,减少“输血”依赖,以有效的信贷投入助推甘肃与全国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特别策划•乡村振兴的农信探索】坚守普惠金

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甘肃农信机构网点遍布城乡社区、乡镇村落的优势,以构建扁平化网点架构为着力点,以推进轻型网点建设发展为主方向,有序推进网点资源整合优化工作,持续扩大“三农”服务终端和惠农终端布放,着力提升三农服务终端、惠民终端业务功能,健全和完善以物理网点(包括三农终端、惠民终端)为有效支撑、以线上服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为强力引领的农村、社区普惠金融体系,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