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imtoken

颠覆者李想(11)

这些大型机构里面的人,普遍一份两份工作经验,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流程化的东西,其实他们在更高纬度的沟通力和更高纬度的领导力上,并不是特别突出。这不是他们人的问题或性格方面的东西。 

我说忘记这些东西,我们给你提供一些方法论。教你怎么去聆听,听都不听怎么建立信任?教你怎么去说,不要搞原来国企的那一套,告诉你怎么做你不要问为什么?我抽你脸!怎么能不问为什么呢?这是个知识型社会,又不是个奴隶型社会。 

教他们怎么去沟通,怎么找到问题,不要去搞浆糊,把问题清晰化,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怎么去反馈问题,不要***扛。反馈自己的问题,反馈别人的问题。

慢慢让大家尝到甜头。 

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解决了,建立不了的信任都建立了。和外部的伙伴也更信任了,我们的供应商觉得,和我们的关系更像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的甲方乙方。

所以我们的团队没有拉帮结派,不需要。 

不试图改变人的性格,靠方法论解决问题 

建约车评:其实这是挺难做到的。

李想:再往后呢,会出现互联网的人会看不上汽车的人,汽车的人会看不上互联网的。互联网人会觉得汽车的人效率太低,做事太死板。汽车的人觉得互联网人太不严谨,太儿戏。

我们招的人都是挺强的人,大家在同一个屋子下面,但在不同的世界里工作。大家的目标和判断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很多事情达不成共识。 

同样,我要提供方法论来解决问题,不是改变人的性格,改变不了。而是说我们怎么让他们有效达成共识。 

做任何事情,能不能把用户是谁、用户需求、我们的目标、达成这个事情的路径讨论出来。而且讨论不要讨论什么是非,而是要集思广益,讨论这个事件,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投票。原来三四个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用2个小时就全解决了。因为这个时候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太阳,一个坐标,相同的判断标准,和工作尺度。 

这个时候,大家不再互相看不上了,而是慢慢认可了。汽车的人发现,这班小家伙们,给我做几个程序,然后我原来天天重复做的东西就砍掉了,我们每天出去试个车,所有的数据都自动倒到我的电脑上去,效率真的变高了。而做互联网的人,也看到了,汽车是一个真正的工程,需要一个详细的日程的安排,每天要完成什么样的东西,都很详细。 

我们不是鼓励加班,但如果每天有什么日程不能完成,我们有“小黑屋”,大家要提前预定,在“小黑屋”里封闭,包括供应商,把日程完成。这样,互联网和汽车的团队也实现了融合。因为只有融合才能有效率。 

企业文化致胜 

再往后呢,到今天这个阶段我们也有企业文化。

回到汽车之家作为例子,我曾在上市庆功宴上讲,汽车之家为何在汽车网站中市值第一、利润第一。我们所有的人都认为,在2007年企业文化建立的时候,胜负已经定了,后面就是时间问题。我们的编辑愿意趴在车底下去拍照,不去玩。我们去试驾的时候,第一时间回到酒店写文章。不是因为KPI,而是他们认为是对的。 

所以,车和家也一定要由使命和价值观驱动的企业。这样才能有长远的效率,这也是为何我们尽量把人员集中在一个城市。 

我们的使命和价值观一直很清晰,我们的使命是:“为出行创造新的可能”,我们的价值观是两条:1、为用户创造价值。2、让企业提升效率。这两者都要有。 

真得要去贯彻和实施时就会遇到困难,因为这有在奔驰、宝马工作十几年的,那里有在阿里工作七八年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原有的东西已经留在血液里面了,你想强迫人是不可能的。 

车和家的“四步法” 

我们最后找到一套方法论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一套帮助你快速工作的方法论,来帮助你和训练你,不断提升,来解决90%以上的问题。我们有一个独特的“四步法”:

1、用户价值。大事小情,哪怕是建立一个BU,你都要搞明白,你的用户是谁,你的用户需求是什么。后来我发现很多企业到死都没搞明白这个问题,很多人稀里糊涂地做,做得越多越失败。这会让两个人之间的区别立竿见影。

2、达成共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对我达成们的战略是否有帮助,很多以前不关注战略,现在会已能够帮到战略为荣。第三个,使用什么策略来实现目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