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安标准人寿:飞康CDP秒级恢复无停顿(3)
时间:2018-12-13 08: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中小公司不像大公司,大一些的公司可以找更大的系统集成商,但是我们倾向于找专业性强的合作伙伴,要看到它能够做好某一件事就足够了。”刘欣说,他不是没有和大厂做过比较,但大厂有大厂的问题:一是受益时间长,实施时间长,像恒安标准人寿这种1、200百万的项目,他们不会放太大心;二是大厂很多技术都是买过来的,整合的好不好也是个问题——“最重要是专业性,要专注做CDP这件事情,企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候,如果某个供应商不能跟上步伐,发展太慢的供应商可能会拖后腿,而专注的供应商会在业务上不断变化和进步,会匹配业务发展。” “第三是恒安要考虑大厂的策略问题,如果大厂的产品架构调整,不做了,那么多用户的影响就很大。飞康做灾备最专业,不会说做几年就转移业务,会越做越好,这对我们的成本来说,也会慢慢地体现出来。”刘欣说,相对于大厂来说,飞康这样的专业型公司,“更容易控制得住”。 “如果说要有些建议,那就是信息技术部门要掌握较强的自主话语权,不要过分依赖咨询公司或是供应商,他们不只是为你考虑,他们也要考虑自身的业务、自身的发展,CIO要在基础和业务上有话语权,才能够做好。”刘欣强调。 而谈到如何规划灾备系统,刘欣表示,做灾备是个长期工程,“不能说一下子就做,一下子就不做。” “灾备一定要提早规划,必须要分布实施,提前2、3年就要开始和公司各个层面沟通,并在每年都做基础化的建设,(对于中小规模保险企业来说)公司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笔钱来。除此以外,找一些专业的公司,快速和低成本的支持环境和业务的变化。而且要充分考虑成本,尤其是长期成本,大厂的成本可能入门不贵,但一旦环境、业务发生变化,改变的费用会非常昂贵。”刘欣说,做灾备,必须要从保证业务的运营同时还能够节约的角度去“说服老板们掏钱”。 在采访中,刘欣也在不经意之间透露了一些“与公司领导要钱”的方式方法,他说,钱要聪明的、策略的去要——当然,也需要公司的支持。 “我们每年IT的新投入在1000-1500万之间,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业务应用,实施新的系统;第二是硬件架构的改造,买新的服务器、做虚拟化;第三是做一些基础建设,比如说机房托管、灾备,甚至未来去尝试如Oracle RAC这样的技术。”刘欣说,对于一家保费总额处在中等水平的合资人寿保险公司来说,这样的IT预算实际上有些捉襟见肘,能拿来做新尝试、大系统、大应用的钱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要想一些策略”。 “比如说,如果我要2、300万上线一个项目,肯定不会得到批准,这就需要慢慢来。”刘欣认为,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必须要理解公司的战略、公司的文化以及公司的业务改变,而公司相应也会对各部门总经理的合理建议给予充分的相信,对于保险公司来说,IT和佣金支出相比并不高,向公司的领导层、董事会说明、说清,并给予一个可执行的、长期的、分步骤的“花钱计划”,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循环。 “可以说,无论是实施效果还是技术指标,以及费用的支出,都满足了公司董事会的要求。”刘欣表示,中小公司在大型IT投资建设上很难一步到位,灾比如备费用就比较高,“一次性投入很难,是逐步实现的过程”。他建议,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要认清:“灾备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有慢慢来才会有进步。” 恒安标准人寿:对信息化重视程度非比寻常 刘欣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公司董事会及公司高管对这一项目的关注与支持,这也让媒体记者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家人寿保险企业的董事会,会对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感兴趣么?恒安标准人寿的董事会,是否在其建设CDP平台时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何刘欣会多次提到公司董事会的帮助,难道身为信息技术部门的总经理,董事会会管理的如此事无巨细么?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看看恒安标准人寿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在中国的人寿保险行业中,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数字档案馆网络安全与对策
- 下一篇:私有云存储产品巡礼:IBM XIV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