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资产10年表现大起底,黄金、美股、美债等数(3)
时间:2025-09-18 21: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 点击:次
美国国债的雷达图是所有资产中面积最小的,其形状紧缩于中心。它在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两个风险维度上得分最高,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然而,其在所有收益相关维度上的得分都垫底。这清晰地表明,在过去十年利率下行的宏观背景下,美国国债主要扮演了资本保全和提供流动性的角色,是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而非收益引擎。其极低的风险和极低的回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资产间相关性,如何优化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分散化的核心在于纳入相关性低的资产。一种资产下跌时,另一种资产可能上涨或保持稳定,从而平滑整个资产组合的波动。BTC诞生之初,其与传统金融市场几乎无相关性,被视为完美的“分散化工具”。然而,这一特性在过去十年,尤其是机构化进程加速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关性系数衡量两种资产价格同向变动的程度,范围从-1(完全负相关)到+1(完全正相关)。一个有效的多元化资产组合,通常由低相关或负相关的资产构成。下表综合了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展示了这十年间各资产间的近似相关性。 数据来源:CryptoResearchReport,LSEG,Newhedge BTCvs标普500:从独立到同步。这是十年间最重要的变化之一。2020年之前:加密资产与传统资产的相关性普遍较低且不稳定,常在正负之间波动,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2020-2021年:疫情与货币宽松期,随着全球央行采取大规模流动性注入,所有风险资产的“水涨船高”效应显著。在此期间,BTC与标普500(尤其是科技股)的相关性急剧上升,一度超过0.6,呈现出强烈的“耦合”现象。这表明,在宏观流动性驱动的市场中,BTC更像一个高Beta的风险资产,而非避险工具。 2022-2023年:加息与紧缩周期,随着美联储开启激进的加息周期,风险资产普遍承压。BTC与标普500的相关性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共同下跌。然而,其与美元指数(DXY)的负相关性显著增强,BTC价格往往在美元走强时承压。2024-2025年:ETF时代,美国现货BTC ETF的批准被视为一个结构性拐点。一方面,它加强了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连接;另一方面,ETF带来的持续资金流入也可能成为独立于宏观情绪的定价因素,导致相关性再次发生变化。数据显示,ETF批准后,BTC与标普500的相关性有所下降,显示出一定的“去耦合”迹象。 BTCvs黄金:“数字黄金”叙事的挑战。尽管BTC因其固定供应量而被誉为“数字黄金”,但数据显示,它与真实黄金的避险属性和相关性并不稳定。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的研究指出,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稳定关系,尤其在市场恐慌时,BTC往往与风险资产一同下跌,而非像黄金一样提供庇护。 传统资产内部关系:黄金、美国国债与标普500之间经典的负相关或低相关性依然是传统资产配置的基石,为资产组合提供了重要的稳定性。 重大事件冲击,五大资产表现如何? 长周期内的平均数可能会掩盖关键时刻的极端表现。通过对几个重大事件进行“切片”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类资产的真实“应激反应”。 (一)2020年3月:COVID-19黑天鹅事件,全球市场无差别抛售 2020年3月,COVID-19疫情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史称“黑色三月”。在这一极端流动性危机中,几乎所有资产都遭到无差别抛售。标普500指数在短短16个交易日内即跌入熊市,创下历史最快纪录,最大回撤达到-34%。BTC同样未能幸免,价格在3月12日一天内暴跌近50%,从约$8,000跌至$4,000以下。黄金(GLD)也未能完全幸免,短期内因用户抛售资产换取美元流动性而下跌。唯有美国国债作为最终的避风港,价格坚挺。这次事件深刻地揭示了:在极端的“去风险”阶段,相关性会趋同于1,BTC的“数字避险”叙事在流动性枯竭面前不堪一击。 (二)2022年5月&11月:加密原生危机,LUNA&FTX崩盘带来毁灭性打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