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资产10年表现大起底,黄金、美股、美债等数(4)
时间:2025-09-18 21: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 点击:次
2022年是加密行业的“灾难之年”。5月,算法稳定币TerraUSD(UST)及其姊妹代币LUNA的崩溃,在几天内抹去了近500亿美元的市值。同年11月,全球第二大加密交易所FTX的突然破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这两次事件是典型的加密“内生性”危机。研究显示,在FTX崩盘后,BTC和价格均下跌超过20%,而FTX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资产跌幅更大。然而,在这些事件中,传统金融市场黄金、标普、美债几乎未受影响,清晰地展示了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之间存在的风险隔离。这表明,加密资产不仅面临宏观经济风险,还面临着独特的、可能更具毁灭性的内部协议、平台和信任风险。 (三)2020-2025年:宏观政策转向周期,流动性的潮汐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全球流动性的“总阀门”。在2020-2021年的大规模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下,充裕的流动性涌入风险资产,BTC和标普500均迎来大牛市。然而,自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激进的加息周期以对抗通胀后,全球流动性收紧,风险资产价格应声下跌。学术研究表明,BTC价格对美联储利率决议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MPU)的敏感度在2020年后显著增强。这再次印证了BTC已深度融入宏观金融框架,其价格波动与美联储的政策预期紧密相连。 此外,研究发现,BTC市场表现出显著的“预期交易”特征。在加息决议公布前,市场往往已经消化了加息预期,BTC价格提前承压;而在降息预期强烈时,价格则会提前上涨。决议公布当日,若结果符合预期,市场反应通常不大。真正的剧烈波动来自于“利率意外”——即FOMC的决定与市场通过利率期货等工具定价的预期出现偏差。 下图展示了在加息和降息事件窗口期(T-5至T+5日),BTC相对于标普500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CAR)。可以看出,在降息周期中,BTC在决议公布前有显著的正向超额收益,而在加息周期中则不明显,甚至为负。这表明市场对比降息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提前。 (四)2024年1月:BTC现货ETF获批,通往主流的里程碑 2024年1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批准首批BTC现货ETF上市,这被视为加密资产合法化和主流化的里程碑事件。ETF的推出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用户接触BTC的门槛。数据显示,ETF获批后,BTC交易量飙升,资金流入强劲。Chainalysis的图表显示,ETF推出后,其日交易量在3月份一度接近100亿美元,其累计资金流入速度远超2005年首个黄金ETF推出时的表现。这一事件不仅推动了BTC价格创下新高,更重要的是,它正在结构性地改变BTC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动态,使其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没有完美的资产,构建穿越周期的资产组合 BTC/ETH是过去十年无可争议的“增长之王”,提供了任何传统资产都无法比拟的超高回报。然而,这份回报的代价是极端的波动性与重大回撤。其与传统市场的相关性正在增强,削弱了其作为纯粹分散化工具的价值。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极高、具备长期持有信念的用户。 标普500是长期资产组合的“压舱石”。它提供了优秀的、可持续的复合增长,并且在风险调整后,无论是夏普比率还是卡玛比率表现出最佳的均衡性。虽然会经历周期性回调,但其强大的恢复能力和背后实体经济的支撑,使其成为构建资产组合的绝对核心。 黄金作为一种古老的价值储存手段,其绝对收益有限,但在宏观不确定性和信用货币体系受到质疑时,仍是不可或缺的“保险单”。它在资产组合中的价值不在于进攻,而在于防守。 美国国债是传统的“安全港”地位在史无前例的加息周期中受到了严峻挑战,提醒用户“无风险”只是相对概念。尽管如此,它依然是全球流动性最好、信用等级最高的资产之一,在资产组合中提供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作用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所以,这个经典的问题也有了答案:选择定投策略,还是一次性投入策略? 长期来看,对于高波动性资产(BTC/ETH),定投策略表现出巨大优势。通过在价格低谷时买入更多份额,定投有效平滑了成本,降低了择时风险,最终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回报,且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远小于一次性投入; 对于稳健增长资产(SPY),由于股市长期向上,一次性投入策略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表现优于定投策略,因为它让资金更早、更充分地享受到了市场的复合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