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 月,谷歌宣布向运行 Android 13 的移动设备推出隐私沙盒测试版,其用意是为了保护用户网络数据安全。这不是渠道第一次有此举措,早在 2021 年,苹果就规定应用程序必须在征求用户授权后,才能追踪在线数据。
而隐私政策也直接抬升了游戏产品的营销成本。据 AppsFlyer 公布的《2023 游戏 App 营销现状报告》,2021 年 Q1 至 2022 年 Q4,两年间苹果 iOS 的 CPI(每用户安装成本)增长了 88%,游戏厂商每获得一个新用户所花费用接近翻倍,增长势头令人担忧。但游戏厂商的收入却越来越难覆盖成本。数据显示,2022 年下半年,全球游戏内购收入较上半年降低了 7%。
在全球经济进入下行通道、行业成本持续上升、AI 等新兴技术井喷等大背景下,中国游戏厂商当下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也更多维。不止游戏内容生产、宣传推广,数据保护、用户隐私等更加严苛的安全挑战,同样束缚着中国出海企业迈向全球市场。
风高浪急!游戏出海航路上都有哪些拦路虎?
国内游戏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出海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根据 Sensor Tower 公布的 2023 年 1 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当月 41 个中国游戏厂商合计吸金近 22 亿美元,占全球 Top100 手游发行商收入的 40%,可见出海产品在海外仍有相当可观的竞争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海外增量市场大多位于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地区尽管蕴藏着不少商机,却也有诸多较难攻克的出海难题摆在游戏厂商面前。
首先是服务器不稳定。服务器素来被视作游戏出海路上的一道 " 暗礁 ",究其原因,是因为海外用户跨国访问频繁,厂商需要优化玩家延迟,而一旦处理不当便会严重损害玩家体验。
然而,中国出海企业瞄准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光中型体量以上的游戏市场就包括北美、欧洲、日韩、拉丁美洲、中东和东南亚,而各地区用户设备、基建条件及网络环境却不尽相同,某些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3G 网络都未完全普及,这自然对出海厂商的服务器稳定性提出了不小挑战。
但大多数初步试水出海的厂商根本承受不起过于高昂的试错成本。特别是在新品积累了大量预约用户的情况下,倘若上线时没有做好应对用户高并发访问的准备,就可能面临首日炸服的风险,轻则导致产品前期积累的宝贵用户流失,重则影响游戏口碑,研发心血付之一炬。
其次是安全隐患丛生。受游戏行业巨大利益诱惑,近年来游戏黑色产业发展迅猛,且呈现出技术水平高、迭代速度快、攻击对象广等多种特征,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腾讯去年发布的《2022 游戏安全白皮书》显示,2022 年上半年,游戏行业 DDoS 攻击占比达到全行业的 42%,为全行业之最。而在海外,由于中国出海游戏企业商业模式成功,游戏产品颇具竞争力,因此极易成为海外 DDoS 攻击的目标,手游和页游产品都是重灾区。
而且,黑产团队的作案手法还具有一定隐蔽性,他们惯于潜伏在目标产品的玩家群体中,等到游戏即将上线时通过种种非法手段敲诈勒索游戏企业,不仅让玩家的游戏体验大打折扣,导致用户流失、游戏停运,更可能对厂商游戏业务长远稳定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最后是游戏的合规化。随着苹果 IDFA 隐私新政策的落地,以及谷歌在 Android13 上推进隐私沙盒测试,海外手游市场已全面进入后隐私政策时代;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台或准备制定与个人信息数据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毋庸置疑,数据安全正在成为各国政府和渠道眼下重点关注的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