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莘莘学子撑起防范金融风险“防护伞”

  业界资讯     |      2023-03-31 13:30

  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可怕?不法分子诱骗大学生“上套”的伎俩主要有哪些?当发现有涉金融不法活动的魅影浮现身边时,学子们该如何应对才能隔绝侵害?

  伴随着“重点知识”满满、环节生动“吸睛”的现场讲座及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范金融风险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于3月29日上午在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成功举办。来自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培华学院的数百位师生代表,沉浸式全程参与。

  据悉,此次主题为“共筑金融风险防线 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的宣教活动,是在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西安市金融工作局会同长安区人民政府,联合西安市公安局、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管部、西北政法大学及多所高校、驻市各金融机构共同举办。

  活动旨在激发大学生群体参与金融风险防范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帮助学子们远离不法金融活动的侵害。

  “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广泛影响,许多在校大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地面临或参与信用贷款、证券基金、创业融资等金融活动。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相对缺乏、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一些不法的金融诈骗行为给校园金融安全带来了隐患和挑战。”西安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现场表示,帮助大学生群体守好钱袋子,是我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短片展播入脑入心

  以案说法防范陷阱

  此次宣教活动,由一条条主题突出、画面精美的西安市防范金融风险优秀宣传教育短片展播揭开序幕。节奏快捷、趣味十足的情节,令学子们迅速被“拉入”剧情,不时发出会心笑容或阵阵叹息,一项项寓教于乐的金融防风险知识要点,也润物无声地“入脑入心”。

  “当这些要素逐一露头时,你就有理由断定自己面对的是诈骗分子。”西安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田野警官,带来了接地气、受欢迎的《防范金融陷阱小课堂》。这堂讲座由防范电信诈骗、套路贷、新型数字藏品投资、新式传销等子课目组成,田野警官通过典型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详细剖析了买卖游戏账号反被骗走3万元、超前消费以贷养贷落入圈套、跟风“投资”平台跑路惨遭损失等实例,逐个分析诈骗手段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醒学生们“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贪图高收益”,引导师生们深刻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支付结算处(反洗钱处)干部章丽,为大家进行了《大学生如何安全合法使用个人银行卡》的细致宣讲。

  有奖问答掀起高潮

  高校学子踊跃参与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宣讲活动中,在场的500多位大学生全程认真听讲,积极踊跃参与互动。

  “这次宣传教育对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很重要,不但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什么是非法集资,也有助于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加以防范。”认真聆听了防范金融风险系列知识宣传讲座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021级金融专业学生曹译丹和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对非法集资有了更直观、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高校学子们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更加科学、理性和健康的消费观念,“在秉持量入为出、用之有度消费原则的前提下,主动掌握金融知识,就是最好的金融防风险‘安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