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稳定工作到年薪十万,
从全职妈妈到业内知名的精英,
肇庆这群“家嫂”是怎么做到的?
她们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没有稳定工作,
到年薪十万,有房有车
来自德庆本地的“80后”月嫂冼见芳
家境较为贫困。
为了改善家人生活,
工厂、服务行业甚至建筑行业,
她都干过,
工作劳累却工薪微薄。
在朋友介绍下,
冼见芳开始接触月嫂行业,
但因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两年时间只是零零散散地做着工。
△ 冼见芳与她照顾的小孩的合照。受访者供图几年前,
她进入了德庆的育婴员培训班深造学习,
在课堂上脚踏实地学习先进育儿知识与实操。
专业能力的补齐和提升,
让她在这个行业飞快成长。
冼见芳
在培训班的7个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没进培训班学习前,工作基本就只靠自己摸索。但是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证后,不仅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而且客户对我的信赖度、认可度也提高了。之前我都是做朋友的生意,现在更多的客户都来找我,工资自然也高了。
△ 德庆县开展妇婴护理技能实训的场所。提到培训班,
冼见芳充满了感激之情。
培训班教给了她专业的护理知识,
更在从业后给予了她莫大的关心与帮助。
冼见芳
真的很开心能上这个培训班,这个班对我帮助很大。上课时老师会将专业理论和实操相结合,课上还有婴儿模型以供练习,老师也会手把手教导护理的流程。到现在我的老师还会时不时问我工作得怎么样,真的很关心我们。
如今,冼见芳在广州、肇庆两地做月嫂,
年收入达10万以上。
在与记者分享的过程中,
冼见芳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冼见芳
我现在自己在老家建了房子,买了车,我终于有能力给到我们家中老小幸福的生活。
收入倍增,
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今年42岁的月嫂刘海玲是一位二胎妈妈,
在有了孩子后都再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
现在,
她是在德庆月嫂行业颇有口碑的“业务标兵”。
过去,她在德庆本地的鞋厂工作,
工作早出晚归,
一个月工资只有1700元左右。
上有老,下有小。
为更好地供养家庭,
她参加了德庆的第一期、第二期的
妇婴护理、育婴员等培训班。
△ 德庆县开展妇婴护理技能实训的场所。每天晚上两个小时的课程,
半年多的时间,
她一节课都没落下,
有时候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上课。
刘海玲
当时培训班聘请了广州的专家来上课,教导我们育婴、产妇护理等基础知识,还有婴儿的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我培训了半年多的时间,先后拿到了妇婴护理、育婴员、催乳师等证书。
从培训班出来之后,
她在德庆从事月嫂工作,
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深受客户好评,
目前,月收入已达12000元。
刘海玲
现在这个行业需求量挺大的,通过高水平的培训出来的专业月嫂其实是很受欢迎的。成为“月嫂”之后,我的家庭生活变好了许多。我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可以担起家中的重担,有自信能给我的孩子和家中老人更好的生活,我感到很自豪。
以家政“小切口”
谱写民生“大文章”
得益于肇庆市
“南粤家政”工程的扎实推进,
像刘海玲、冼见芳这样
通过家政类职业技能培训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例子不在少数。
作为肇庆市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我市的“南粤家政”工程取得了
一个漂亮的“成绩单”!
�� 近三年我市开展家政类职业技能培训2.7万人次,累计获证17905人。
�� 扶持建立省级家政服务业培训示范基地2个,在建的市级综合服务示范基地1个,全市拥有民办培训机构42个。
�� 今年相继有4所院校增设家政类专业,专业层次覆盖了“本科+大专+中专”三层级,“专业设置+社会培训”的长短结合的培训模式已基本形成。
�� 与上海爱君集团、护联往家医疗集团(香港)签订培训合作框架协议。
△ 德庆县的居家管理实训室值得一提的是,
我市还将“南粤家政”工程
作为技能扶贫重要抓手,并导入省际扶贫协作。
2019年,组织本市贫困劳动力
参加家政服务培训131人,
培训来自广西昭平县、龙胜县
等建档立卡人员870人,
并以西北版块打造“德庆家嫂”“怀集家嫂”
“封开家嫂”“广宁家嫂”为依托,
创建肇庆辐射大西南的技能扶贫培训基地。
△ 德庆县的养老医护实训室家政行业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
暴露出许多问题。
这些难题为家政行业的整体提升
设下一道道“关卡”,
如何“过关”?肇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01
职业培训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