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四季报 五个没想到

  业界资讯     |      2023-04-08 15:26

季报季报,无关紧要。这,是真的吗?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基金四季报也完整披露。相比节假日期间的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基金四季报的关注度明显低了很多。

不过,财富君要告诉你的是,这一次的四季报,确实有很多个“想不到”。

不信的话,咱们就来聊聊。

(1)第一个:规模,降了!

数据出炉的那一刻,财富君的第一反应,这个数据是不是错了?

来自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根据已经完整披露的四季报,截至去年末,152家基金管理人的整体管理规模,达到25.74万亿元。

很简单,无论对于谁来说,这一个整体规模,都是一个天文数据。但财富君发现,环比去年三季度,这个数据是下降了,降幅为2.23%。就在去年三季度末,这一数菸�26.32万亿元。

说实话,就在去年四季度,股市的整体表现,还是相当给力,尤其是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板块的亮眼表现,直接带动了大多数权益类基金的上涨。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债券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债券基金、短期理财基金甚至货币基金,叠加年末资金回笼等因素,出现了大规模的赎回潮,这应该是整体规模下降的最大原因。

最新数据也基本证实了上述推测,就在去年四季度,债券基金规模环比6.85%,减少规模达到5000亿元,而货币基金环比规模也减少了大约3000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在剔除货币基金后,全市场基金规模合计为15.48万亿元,环比 2022 年三季度下降 2.11%,这是非货规模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规模下降,出乎意料。

(2)第二个:头部,小了!

就在过去两三年,对于基金行业来说,大家看到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基金行业头部平台优势的越发集中。也就是所说的二八分化,这次也发生了变化。

同样是来自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 2022 年四季度末,规模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合计10.44万亿元,全市场基金管理人规模合计 25.74 万亿元,规模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占比 40.56%,占比较上季度末下降 0.38 个俜值恪�

而从最近三年的统计来看,前十大管理人合计规模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头部阵营的规模优势在下降。不能说前十大公司不努力,只能说整个市场发展太快了。

从整个行业来看,这肯定是个好消息,因为在这种趋势之下,至少说明了一点,也就是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也在改变,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加大,这对整个行业的生态来说,也算是一个好迹象。

要知道的是,尽管目前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152家,但在财富君的观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应该还在盈亏持平线以下,他们的市场发展空间,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3)第三个:权益,黑马!

对于第三个没想到,不仅出乎大多数人预料,而且就连财富君也感到惊讶。因为,还真是黑马频出。

就在上述统计中,截止 2022 年四季度末,对 152 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进行主动偏股基金产品规模加权季度收益率统计 (天相基金二级分类口径: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排名前十的基金管理人均实现正收益率(这一点可喜可贺,毕竟去年尤为不易)。

不过,在对主动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基金公司中筛选后,得出的最终前十名单,确实也让财富君感到吃惊,他们分别是泓德基金、中庚基金、财通资管、中泰资管、泰康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华商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东证资管。

不得不说,除了工银瑞信作为头部平台比较熟悉外,其他公司的名称,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其中,泓德基金 2022 年第四季度规模加权收益率为 9.98%,排名第一,同期季度利润达到48.28亿元。

泓德基金能有此成绩,与其投研梯队建设有关。除了老将发力,近两年泓德基金的“新势力”陆续崭露头角,如于浩成、操昭煦、季宇等,相信后续会有更多优秀的基金经理不断涌现。

不过,从全市场角度看,近半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管理人未能在 2022 年四季度实现正收益,规模加权季度净值增长率基本在 -15%到- 11%之间。

(4)第四个:债市,逆势!

相比权益类投资,债市投资的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差别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