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科创板“炸场”秘笈!有的3个月市值增143%,有的营收一年涨661%
E药经理人
自2月17日全面注册制落地,已有月余。企业闯关资本市场的成绩如何?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2月17日到3月16日的一个月内,31家申请IPO的企业中,28家顺利过会,闯关“成功率”达90.32%,预计最快4月上旬就将迎来首批挂牌上市的企业。
股票发行实施全面注册制,离不开作为“试验田”的科创板在其中发挥的先导作用。自2019年7月22日鸣锣开市以来,已上市439家公司,这一数字在今年3月也已经突破了500家。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439家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总金额达6400亿元,总市值为5.5万亿元,分别占同期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的34%和IPO融资额的41%。
从最初的25家公司,到如今的科创板“500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硬科技”成色愈发显著,并且成为具备“硬科技”实力的企业上市的首选战场之一。
对于已经登陆科创板的四十余家生物医药公司来说,在过去一年多的资本寒冬之下,能够守住自身的市值“江山”必然需要一些看家本领。
按照3月17日收盘的总市值排名,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百利天恒、神州细胞、百克生物、纳微科技、迪哲医药、康希诺、诺唯赞是如今的科创板医药生物板块化学制药与生物制品赛道的市值TOP10,E药经理人筛选出仅在科创板上市的“6家公司”,探寻他们能够“守住江山”的“秘笈”。
化学制药:从0到1,手握FIC产品
截至3月17日,“6家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企业,正是2023年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百利天恒,市值达到313.18亿元。
百利天恒在今年1月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收盘的总市值为128.52亿元。3个月的时间,市值增长143%。
在上市满一年的公司中,迪哲医药是其中市值增幅最高的,其市值从2022年3月18日的118.7亿元,增长64%至195.3亿元。
从共性来看,百利天恒与迪哲医药都致力于成为FIC(First in class)药物研发企业。
百利天恒聚焦抗体药物创新,手握多个FIC产品。从招股书来看,布局了16个高度差异化的创新生物药,其中9个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涉及双抗ADC、四特异性抗体等全球首创药物,其中有5个为全球独家品种。目前,百利天恒进展最快的产品为EGFR×HER3双抗药物SI-B001,该药也是目前全球范围仅有的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靶点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有潜力解决靶向治疗耐药问题。
迪哲医药也一直坚持着源头创新,目前有5款自研产品均处于国际多中心临床阶段,领先产品舒沃替尼是迄今为止肺癌领域首款、且唯一获得中美双“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产新药,其新药上市申请不久前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科创板少数实现市值正增长的企业中,迪哲医药走出了明显的V型反转曲线。从2022年4月底开始,迪哲走出了区别于市场的上扬趋势,数月内股价涨幅接近翻倍。2021年12月,迪哲医药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核心团队70%至80%的人都是阿斯利康原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ICC的老同事。
在研的FIC药物较多,必会“烧钱”,两者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创新药暂未实现销售收入。
百利天恒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19、2020、2021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81亿元、1.96亿元、 2.79亿元和1.73亿元,其中投入创新生物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7亿元、1.17亿元、1.99亿元和1.48亿元。根据规划,公司将持续推进现有研发项目并计划开展全球临床试验,因此未来仍需持续而大量的研发投入。另该公司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度总营收同期下滑11.73%,同比亏损增加,主要原因包括其大幅增加的临床费用投入。
迪哲医药则预计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6.64亿元,同比增长约13%,也表示产品管线中的部分产品处于全球注册临床阶段,需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