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厚亮涉案始末

  网络渗透测试     |      2023-03-24 04:24

  上述数据亦得到王维震的确认。

  “人头集资大约10000元左右。淄矿集团当时有4万名员工,总计集资约4亿元左右。”王维震表示。

  “最主要的问题是集资意图。一家大型的国有煤矿,想要开发一处新煤矿,如果缺钱,为什么不找银行贷款?在2003年煤炭行情看好的时期,淄矿集团完全可以用已有的煤矿做抵押贷款。玩企业内部集资的把戏,就是给侵占济北煤矿取得的国有利润提供一种途径。”王维震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

  160万元、30%以上的年收益、解除集资时接近5倍的本金返还,马厚亮在淄矿集团的集资中收益颇丰。因为其给每个参与集资的员工都带来了很好的收益,还落下了一个好名声。其过程的违规并未被注视。

  “这就是典型的侵占国有资产收益。”王维震对记者说,如果按照平均值估算,至少有二三十亿元的国有资产利润通过集资分红的形式给分掉了。

  在集资事件中,马厚亮未在任何场合解释他本人最初集资的160万元的来历。据知情人透露,与马厚亮一起被带走协助调查的几个人当中,就有淄博当地银行——齐鲁银行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方面亦有涉案,很可能与该副行长在淄矿集团集资的时候,为马厚亮等淄矿集团高管违规批贷集资款有关。

  破产迷局

  “全员集资”事件不仅给马自己带来了巨额的回报,同时也因为所有员工都跟着获得了利益回报,马在淄矿集团为自己树立了不错的口碑。

  但马厚亮操盘的另一事件,却引起了淄矿集团多数员工的不满甚至愤怒。2002年至2007年间,淄矿集团以资源枯竭、资不抵债的名义先后宣布龙泉、夏庄、西河、南定、双沟、岭子、石谷7家煤矿破产。由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众多破产煤矿企业的矿工开始频繁上访。

  “企业破产至今已经5年多了,我们上访不下十余次。不上访有什么办法呀,好端端的工作就这样弄没了,补偿的安置费给孩子上大学交学费了,我现在自己上社保有时都凑不够钱。”原双沟煤矿的王克志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

  王克志在双沟煤矿破产后,因为年龄的原因没有被改制后的新企业接收,无奈只能在劳务市场打零工。一家人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是他爱人开的一个简易浴室——这个浴室与双沟煤矿改制后的淄博宇峰矿业公司仅隔着一条马路。

  “双沟煤矿在关闭破产后一直没有停止生产,每天都有大量的运煤车从选煤厂拉煤出来。”王克志对记者说。

  “现在双沟煤矿每年产量不低于20万吨。按照20万吨的计划开采,应该至少还能开采10多年,这样的煤矿为什么当初会被定为资源枯竭型矿山进而关闭性破产?让人很难理解。”原双沟煤矿的另一职工张建搏也向本刊表示,破产至今的5年,再加上还能继续开采的10年,一共15年、年产20万吨煤炭的煤矿,价值肯定会过亿元,但这样一座产能潜力庞大的“资源枯竭型”煤矿,被淄矿集团以500万元左右的价格就出售给民营企业老板。

  “500万元,可能光是井下、地面上的基础设施折旧成本都不只值那么点钱,这属于典型的国有资产贱卖!”原双沟煤矿员工张建搏说。

  据记者了解,淄矿集团关闭破产的7家煤矿中,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关闭破产,甚至即使在申请关闭破产的当天,也从未停止开采。这些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其煤炭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效益也越来越好。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原西河煤矿在2006年破产改制变身为山东舜天矿业有限公司之后,当年便实现5.59亿元的销售收入,2009年也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

  “现在西河煤矿每年的产量是40多万吨,其他破产煤矿有大有小,有的跟西河煤矿差不多大,有的则是它的两倍大。这些“被破产”后的矿主一夜之间都成了亿万富翁。”李京涛之前所供职的就是2005年被关闭性破产的西河煤矿。据他透露,这个效益如此好的煤矿,是当地民营企业老板以1000万元的“超值价格”从淄矿集团手里拿到的。

  本刊记者未从权威渠道处获得上述煤矿破产后出售的成交价格。

  外界认为,马厚亮主导的淄矿集团大搞特搞关闭破产举动,是因为马要“甩包袱”,要把淄矿集团的发展重点调整到新开发的(包括济北煤矿在内的)几个新矿区。而内部人士认为,马厚亮的想法就是利用国家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机会相关政策,把煤矿折现,把人员推向社会。

  “如果不是2008年国家相关部门把这种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关闭破产的政策紧急叫停,淄矿集团很多非核心的煤矿也将惨遭被转制的命运。”李京涛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