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跃进,游戏产业画师 + 码农模式面临大洗牌?

  网络渗透测试     |      2023-04-07 21:33

从游戏开始,人人都能创造元宇宙

未来世界,机器人为了麻痹人类建立起连接人类精神的"母体",在母体中的人生老病死,母体外却是机器人利用人类当成能源的可怕现实,于是现实中的人类也进入母体当中寻找能够击败机器人的"救世主"——《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 《感官游戏》 等科幻电影中勾勒的场景,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持续进化,而离人们越来越近了……

AI仅用6小时做成一款游戏

多年前,一句"连人机模式都打不过"写出了AI智商的窘境,可如今,AI不仅成功逆袭,更能直接编写游戏让人类玩……

相对于AI绘画,一款名为《未来地狱绘图》的文字冒险游戏让人们看到了AI在游戏开发领域的强悍,该游戏由拔丝柠檬制作组制作,据官方在B站发布的介绍视频,游戏第一章的制作时长仅仅只有6个小时,游玩时长大概为10分钟左右。

游戏里的剧本、立绘、场景、配音甚至是 BGM 都由 AI 包揽,目前游戏可在Gamecreator网站在线体验,目前已更新至第三章,不过游戏全程无对话选项,相当于一个视觉小说。

而在这之前,B站up主@秋之雪华就曾在B站发布了自己用AI做的一款同人游戏《夏末弥梦》的三分钟演示,其中绘图和配音部分由 AI 根据虚拟主播弥希 Miki 的形象和声音合成,总共花了三天时间。另外一位up主@莫格露则仅用两个小时就做出一款交互游戏,游戏中的绘图和配音部分也是由AI负责。

当然,这类AVG游戏的制作门槛本身并不高,尤其是纯视觉小说类型的文字冒险游戏,它并不需要嵌入过多的游戏交互行为或游戏系统,市面上也存在着大量用于制作AVG游戏的引擎或平台,如吉里吉里、橙光。理论上,制作者仅需搞定剧本、美术(角色、场景、CG、特效等)、音乐(音乐、音效、配音等)三大模块,就能制作出一款能交互的AVG游戏。

而对于游戏与AI的融合,巨人网络史玉柱在内部谈及"游戏+AI(人工智能)"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人工智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算法,第二个是数据。公司有许多数学方面的人才,可以编制出好的算法,而在数据方面,玩家每天每个行为都在产生大量数据,这些对AI深度学习很有价值。"史玉柱认为,两者结合的真正精华在游戏策划。以往游戏策划需要不断摸索数据,但是有了AI之后,能够迅速找到最佳数值,相比人工又快又准。

降本增效,AI正在改变游戏研发

"收购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时,我曾问他们你的策划团队呢?他们说我没有策划。我们之前没法想象,一家游戏公司可以没有策划。游戏研发是策划、程序、美术三块组成的,必不可少。没有策划,我说那你怎么搞?他们是请了特拉维夫一帮大学教授在公司兼职搞算法,它的策划全是人工智能!这个公司模式多简单?它自己不研发游戏,通过收购别人的游戏,用上AI优化它的策划。前几年我们统计过一组数据,他们在几年里收购了7款游戏,后来平均一款游戏一年玩家人数增加2到3倍、收入增长10倍,这个就是AI的威力。"在史玉柱看来,AI已逐渐进入实用阶段,人工智能在游戏领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降本增效"是当下众多游戏公司积极引入AI技术的重要原因。游戏质量越高,对美术要求越高,相应的成本越高,AI工具的使用可大幅降低原画师、基础码农的用人。游戏研发成本占收入比约在15%-35%,美术占比50-70%,据伽马数据,2022年中国游戏销售收入2659亿元,以25%的研发成本、40%的成本可被优化计,整体而言可优化的成本占收入比约10%,相应的绝对数值约266亿。

AI工具的使用能够极大缩短游戏开发时间,以《原神》为例,2017年1月立项,2019年6月开启原初测试耗时2年左右,2020年9月公测,又耗时1年以上。而GameLook.俄罗斯工作室LostLore研发的《Bearverse》(主打NFT集换概念),在角色设计阶段用AI技术后,相关开发成本从5万美元压缩至1万美元,工时从6个月大幅减少至1个月,这意味着游戏角色设计成本压缩了80%以上。

游戏厂商希望通过AI提升降本增效,而玩家则看重AI的加入,能否让游戏变得有趣。事实上,AI不仅可以协助游戏开发者有效提升高水平内容生产的速度,还能借由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更加丰富的互动,提升虚拟世界的沉浸度。通常,游戏中的角色决定对应着不同的编码,对这些选择进行编码并预测一个决定如何影响另一个决定是非常棘手的,且需要巨大计算量的。

但AI的加入,让游戏开发者可以将决策权交给游戏引擎,游戏引擎将计算并选择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同时,AI算法甚至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玩家行为的影响甚至模仿天气和情绪等事物来平衡,FIFA中的 Ultimate Team模式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