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洗地技巧,我服

  网络渗透测试     |      2023-04-15 14:01

  对于中国人来说,打扫卫生是件特别有意义、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在外打工上学的年轻人,回家过年面对的中式过年套餐之第一式,总是大扫除。为了不被爸妈当成“垃圾”清扫出门,成为“人形拖地机器人”“人形擦窗器”几乎是所有回家过年的朋友们的共同命运。

  当然,愿意主动打扫卫生的年轻人也大有人在。

  比如那些把搞钱当做信条的年轻人们,除了去寺庙祈福、购买福袋、跳抓钱舞之外,每月初或者月末必搞一次的大扫除也是他们招财仪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月必搞一次的大扫除成了年轻人们招财仪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房间空无一物》

  这种仪式所寄托的美好愿望,基本等同于发了个“四月,请对我好一点”的朋友圈。

  无论如何,在“家里干净点更舒服”这点上,年轻人总算和他们的父母达成了一致。

  让人又爱又恨的大扫除

  然而,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打扫卫生这件事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做家务已经是当今极少数“不怎么需要动脑就能收获好心情和成就感”的事了。

  不少年轻人甚至把做家务当成放空自己、排解压力的途径,像是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低成本避风港。在打扫的过程中,你可以什么都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好好打扫这一件事上。而且,打扫完毕后家里焕然一新的环境,还能让你的幸福感延长得更久——这和中年人最爱的钓鱼有着异曲同工的意趣。

焕然一新的环境,会让幸福感延长。/《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年轻人开始逃避打扫卫生这件事。哪怕被家人锐评生活环境“连狗都嫌”,他们也是认错态度良好,但坚决不改。

  年轻人不想打扫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实在是太累了。

  大多数的年轻人是这样度过社畜的一天的:早上6到8点之间被冷酷的经典铃声弄醒,然后被人潮推着挤上满员的地铁,接着又在各种甲方乙方、上司同事的折磨里度过疲惫的一天。

  当他们深夜回到家里,可能只想赶紧躺在沙发或者床上短暂地当个“植物人”,哪有心力去打扫犄角旮旯里的灰尘呢?

  年轻人不想打扫的原因:实在太累了。/《我的解放日志》

  年轻人之所以一提到大扫除就想打退堂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从小就被教导一种中式大扫除必须“干湿并重”的打扫模式。

  没有哪个年轻人没被父母唠叨过“你这样根本打扫不干净”,并被抢过扫帚、拖把重新清洁一遍。

  全中国父母似乎都有一套固定的打扫流程:先用鸡毛掸子或者干抹布把家里表面的灰尘扫到地上,再用扫帚扫一遍地上的垃圾、灰尘,接下来又得用湿抹布擦拭家具,最后还得用拖把来拖地——甚至有时候最后一道拖地步骤还得先湿后干各来一遍。

  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对于热爱一步到位、效率至上的“精致懒”年轻人来说,既辛苦又浪费时间。难怪现在的年轻人这么逃避大扫除呢!

  爸妈就是卫生标准?别傻了

  但是,有一点是惧怕大扫除的年轻人们没发现的:哪怕是拥有几十年打扫卫生经验的父母辈,可能也并不清楚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科学、高效的家居清洁。

  首先,许多父母对于“灰尘”并不够了解。许多人对于灰尘的认知流于表面,以为只要把肉眼可见的灰尘清除即可,却忽略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不见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