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11”后美国的反恐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造成近三千人死亡的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立刻开始采取了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持续的反恐战略,实施各种切实的反恐措施,全力避免恐怖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美国的安全。13年来,美国的反恐战略取得了成就,作为一个相对开放、几乎人人持有枪支的大国,“9·11”以来的十几年,美国没有出现过一次造成超过十人死亡的重大恐怖事件,美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美国“9·11”以来十几年的反恐战略及实际有效措施值得中国重视和借鉴。

美国的反恐战略和重要举措

十几年来,美国反恐战略重点突出,意志坚定,措施严密,投入巨大,执行有力,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

一、建立健全反恐安全相关法律

“9·11”后,为了从法律上规范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的措施,根据美国政府提议,美国国会在一个月之后的2001年10月26日迅速通过《爱国者法》,为反恐、维护美国安全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为政府和全社会反恐、维护国家安全各种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案赋予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内反恐、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广泛的权力,规定美国政府、私人机构和民众在反恐和维护安全方面的责任义务,授权对在美国的外国人和公民的相关通讯活动进行大规模的了解、跟踪和窃听,查看民众电话、上网记录、私人信件和电子邮件,查看国内图书馆读者借书和书店、网店个人购书记录,秘密搜查嫌疑住处等。[1]《爱国者法》对美国个人、企业私人生活、活动和隐私方面的介入是全面的、大规模的、空前的,这在一个传统上强调个人权利、隐私的国家和社会是第一次。但为了反恐、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安全,美国绝大多数民众支持、认可了《爱国者法》。

二、组建“国土安全部”负责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

“9·11”发生后,美国政府、国会和社会各界痛感美国安全部门众多,各行其是,相互缺乏协调和配合,反恐和安全工作存在漏洞,迫切需要整合众多的政府安全机构,统一和集中领导反恐和安全工作。2002年国会通过辩论,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建议,成立“国土安全部”,合并美国海关、边境和口岸管理、机场安全、联邦调查局等十几个政府已有机构,统一领导实施美国的各种反恐措施,维护美国本土安全。国土安全部也即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第15个政府部门,也是除国防部外美国政府雇用人员最多的政府部门。

三、组建“国家情报总署”、设立“国家情报总监”,协调全部情报机构,全力开展针对恐怖主义的情报和信息工作

“9·11”恶性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深感情报工作在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开始强化情报组织和情报工作。举措之一是在中央情报局等已有情报机构的基础上,于2005年成立领导和协调全国所有情报机构的“国家情报总署”,设立“国家情报总监”内阁职务,统一领导和协调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国防情报局等16个美国所有情报机构。美国情报部门年度预算为500多亿美元,超过美国每年外交开支。

十几年来,美国开展了全面的、系统的、几乎是无孔不入的国内外情报信息工作,以了解、掌握威胁美国安全的各种动向,防止和制止恐怖、暴力活动的发生。其间,美国情报部门无所不用其极,利用各种技术、能力和途径,合法及非法地在国内外全面、大面积地收集和跟踪可疑信息、人员和活动;从美国媒体不断透露出来的各种电话、网络、信件窃听窃看、维基解密、斯诺登事件等揭露出来的美国安全部门对国内外大面积的窃听,包括对盟国领导人的私人手机通讯等的窃听。这些做法无疑超越了法律授权,引起美国国内外的很多抗议和反对。但美国政府多次声称,正是这些严密、大面积的情报信息收集和跟踪工作,使美国了解和防止了众多对美国的攻击行动。

四、采取广泛的安全防范措施

“9·11”后到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为了反恐和安全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全面、仔细、有些甚至是“过分”的措施,以保障安全。1、要求申请美国签证和入境的外国人留有指纹;2、访问美国的人报告、登记住址;3、机场等入境口岸实行脱鞋、脱腰带、甚至搜身的全面安检;4、进入政府办公地点等重要场所也实行安全检查,各公司、私人机构办公楼都配有保安,进入都需要检查,甚至安检;5、所有美国政府及主要公共场所四周建有障碍物,防止恐怖分子车辆冲击;6、机场、车站、城市主要街道等公共场所保持持续的荷枪实弹的警察巡逻。美国这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防范措施虽然引起很多国内外的反对和抱怨,也确实给民众的生活、旅行造成一些不便,但它们对反恐和维护安全起到了日常性的保障作用。

五、美国反恐防暴举措中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