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后美国的反恐举措及对中国的启示(2)
时间:2019-01-15 09: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9·11”以来的美国反恐防暴战略和举措取得了成功,防止了新的较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发生,但美国防恐防暴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漏洞和明显的不足。1、枪支管制没有重大进展,枪支使用导致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如康涅狄格州小学枪击事件、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等。近些年来美国出现的枪支暴力事件多为精神出现严重问题的人所为,如若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使用枪支从事恐怖袭击,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2、美国机场、火车站各种设施防范严密,但地铁站、商场等人员众多的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安检措施,如果恐怖和暴力分子试图在人流密集的地铁、商场等地制造恐怖暴力活动则是较为容易的。3、美国中小学和大学学生众多的场所如教室等并没有多少安保人员,发生像俄罗斯那样恐怖分子劫持学生及造成严重伤害事件的可能漏洞很大。4、美国在国内外“反恐战争”的扩大化,很多举措超越国内法,违反国际法,遭到国内外普遍反对,如以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名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关塔那摩海军基地虐待犯人行为、在国外非法设立监狱、对国内外包括外国领导人的非法窃听等。 美国反恐、安全战略和举措对中国的启示 自2008年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以来,中国已经进入恐怖和暴力活动的高发期。随着美军2011年撤出伊拉克、美国/北约2014年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塔利班、基地组织等各种国际恐怖、暴力组织呈明显的恢复之势,恐怖暴力活动呈现从阿富汗、巴基斯坦向中亚、中东、北非等世界各地扩散的趋势。因此,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将面临严重的反恐和安全形势。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反恐、反暴力的做法,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全力强化中国的反恐和安全工作,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设立中国的反恐法,建立全国性反恐防暴体系和机制 可视中国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反恐的需要来确定统一的反恐反暴力法律。美国有不同的制度和体系,在美国,政府的行动一定要有法律的依据。中国虽然有各种维护安全的法律,但也应更有针对性地适时通过反恐反暴力反极端势力犯罪的相关新法律。从近年来中国恐怖暴力事件的教训和今后反恐防暴的工作来看,中国目前需要制定一部全面、严格、细致的反恐防暴反极端势力法,以从法律的角度界定各种恐怖、暴力、极端罪行,严格要求公私单位实施严格的反恐防暴措施,如以法律条款的形式规定,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内和公共场所必须设立足够数量的保安配置和值班制度。 二、较大规模地增加反恐防暴投入,增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证,加强国家和社会反恐防暴能力建设 恐怖暴力活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给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是我们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稳定最主要和紧迫的威胁。这一威胁将长期存在。因此,必须把反恐防暴作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最主要的工作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中国过去长期是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国家,恐怖暴力活动不多,因此全国应对恐怖暴力活动的意识不强、警惕性不高、力量不足、防范应对体制措施不够得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这一不利局面。 第一,较大规模地增加反恐防暴投入。政府财政要增加安全投资,制定法律,要求私营部门和单位增加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第二,较大规模增加警力。在国际国内恐怖暴力活动已成为世界长期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较大规模地增加警力不但是必要的,在当前的国内安全形势下,也是会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在恐怖暴力活动多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应在村一级开始设立常设专业反恐防暴力量,如包含两个班的建制和武力配备。 第三,除增加某些公共开支外,补贴、支持措施不仅到部门、机构和单位层次,还要到人。对工作在一线的反恐防暴人员应增加福利待遇,鼓励、支持他们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尽职尽责。 三、科学、严密部署警力,重在防范、威慑恐怖暴力活动,建立健全全国、全民反恐防暴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