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印发《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11)
时间:2019-02-17 21: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为“四减四增”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推进“四减四增”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层层抓落实,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合力推进。在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框架下,由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公安厅抽调人员组成山东省“四减四增”工作推进专班,负责统筹推进“四减四增”工作。突出规划引领,省直各相关部门和17个设区的市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专项方案,细化各项任务到县(市、区)、到年度、到行业、到企业、到岗位。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部门协作,牵头部门要做好工作的指导、调度和协调,对未按时间节点和要求完成任务的设区的市进行督导,配合部门要对照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和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数据、工作条件。 (二)健全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资金投入向“四减四增”行动倾斜,坚持投入同任务相匹配。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积极争取清洁取暖等重点项目的中央财政支持。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及时申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严格落实铁路运输服务增值税税率调整等财税政策,积极争取适度降低铁路货运指导价。制定推进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落实国家老旧公路运输车辆淘汰、新能源汽车推广等财政补贴政策。结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对项目区内施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释肥料,对提供科学施肥服务,以及对使用低毒生物农药给予补助。调整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秸秆回收、水肥一体化、残膜回收等高效机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等实施敞开补贴。落实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严格落实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的税费政策。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对物流企业自有(包括自用和出租)、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用地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引导作用,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采暖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继续对电石、铁合金等高污染、高耗能、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执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加大对电解铝、水泥、钢铁企业阶梯电价执行力度,进一步提高加价标准;将阶梯电价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炼化、焦化两大行业;建立健全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制度,通过差别化能源资源价格政策,倒逼企业淘汰、升级改造,推进资源能源全面节约。完善天然气阶梯价格政策,探索建立季节性差价、峰谷价格、可中断价格等差别价格体系。完善居民采暖用气、用电定价机制和补贴政策。完善建立市场化为主体的铁路货运定价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推动铁路货物运输“一口价”服务制度。完善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消纳处置价格补偿机制,秸秆发电电量按生物质电价执行。 (三)加大科技支撑。加强规划引导和行业准入(规范)管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降低产能改造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建立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技术标准,引领和规范相关领域生产和消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采取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逐步建立产品和技术标准循环递进机制。支持钢铁企业联合国内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推进先进钢铁高端装备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发展推动力的核心技术。建立完善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监测体系,形成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鼓励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加强对新型充电设施及装备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加快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相关专项支持。加强货物运输多式联运技术研究。成立化肥农药减量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建立全省肥效监测网络,完善肥料使用调查统计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肥料使用和效应评价数据。重点培养种粮大户、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技术骨干,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四)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对生态环保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为“四减四增”提供法治保障。组织好对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安排,有序做好《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强对生态环保和节约资源等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工作,确保“四减四增”行动依法有序进行。各设区的市要统筹处理好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压缩公路货运与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关系,把职工安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职工权益保障机制,科学制订风险化解预案,维护好社会稳定。督导相关企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和风险处置预案,主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促进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等各项政策,做好社保关系接续和转移,按规定落实好社会保障待遇。加强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