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印发《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9)
时间:2019-02-17 21: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1.大力提高多式联运货物运输量。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智慧交通,破解运输壁垒,解决多种运输方式衔接不通畅、标准不统一、布局不合理、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实现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邮政等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接。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18部门通知推动我省多式联运发展的有关要求,依托铁路物流基地、公路港、沿海和内河港口等,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有利于多式联运发展的铁路物流基地、中小泊位等硬件设施建设。自2018年起,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 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建设一批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项目,实现海铁联运集装箱信息实时监测、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并逐步扩大到内河主要港口。2019年年底前,全省港口“水水中转”集装箱数量占吞吐量比例不低于10%。到2020年,全省海铁联运比例达到5%以上。 发展铁路现代物流,整合优化既有铁路货场,打造成为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城市绿色物流体系,支持利用城市现有铁路、物流货场转型升级为城市配送中心。建成董家口、胶州等15个现代化物流基地。 2.大力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构建“四横六纵”的快速铁路网络,加快济青高铁、青连高铁、鲁南高铁、济莱高铁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雄商高铁、京沪高铁第二通道、潍莱高铁、郑济高铁、济滨高铁、滨东高铁等项目。完善“四纵四横”货运网络,扩大我省西部铁路覆盖范围,完善中东部网络布局,提升路网既有通道运输能力和质量,推进普速干线通道瓶颈路段及关键环节建设,形成多径路、便捷化、大能力的运输通道。加快邯济铁路至胶济铁路联络线、青岛港董家口港疏港铁路、淄博至东营铁路扩能改造、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其他支线铁路、疏港铁路及企业专用线建设,解决铁路运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推进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打通省内外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铁路运输高运量、低成本、低污染的整体优势。 积极发展高铁快运,研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四网融合”,针对附加值高、时效性高的轻便货物,推广市内货物的高铁快运。积极发展高铁快运及电商快递班列等。 五、调整农业投入结构 充分发挥重大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和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投入结构优化调整,同时确保化肥农药减量与农业产品产量质量不下降相统一。到2020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下降6%,在农业病虫害发生平稳的情况下,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下降10%,全省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到428万吨以上。 (一)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1.着力降低化肥使用量。大力推广减肥增效技术,以设施蔬菜栽培集中区域为重点,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组织实施水肥一体化示范工程,通过配套建设滴灌设施,将施肥和灌溉同步进行、一体化管理,继续加大复合(混)肥、水溶性肥料、缓释肥施用比例,到2020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870万亩,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增加到750万亩。严格执行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标准。加快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到2020年,全省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 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全面实施耕地质量监测,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各种作物全覆盖,提高化肥利用率。指导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及时发布施肥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推进产销直通,扩大配方肥应用面积。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达到6000万亩,化肥利用率达到4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