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京市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的報告(12)
时间:2022-07-24 00: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績效評價: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單位)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准和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其中,績效目標的設立是開展績效評價的前提和基礎,績效評價指標是績效評價的工具和手段,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是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 政府採購: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採購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是規范財政支出管理和強化預算約束的有效措施。 政府購買服務: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並由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指政府採取競爭性方式擇優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商原則訂立合同,明確責權利關系,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相應對價,保証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收益。 預算執行動態監控: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以財政資金支付活動為監控重點,實時接收市級預算單位財政資金和市級(含中央)對區專項轉移支付支出的信息,採用系統自動受理與智能預警、人工核查相結合,及時發現、糾正預算單位違規、不規范支付行為的一種綜合監管體系。 財政監督:財政部門在財政分配過程中,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或個人涉及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國有權益以及其他有關財政管理事項進行監督,對其合法性進行監控、檢查、稽核、督促和反映。 (責編:鮑聰穎、高星) (责任编辑:admin) |